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精准监管 强化智慧赋能 积极构建双随机分级分类监管新机制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20 19:04

    2021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放管服”改革提出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把有效监管作为简政放权的必要保障。为此,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将双随机监管与信用分类管理深度融合,试点双随机分级分类抽查,推动双随机监管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治标向治本、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转变,进一步实现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违法企业“利剑高悬”。

    案例经验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为基本遵循,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深入实施双随机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实现分类监管“成体系”、智慧监管“优效能”、风险防控“抢先手”,全面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

    一、创新一套规范,实现分类监管“成体系”。出台《关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分级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制定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业务流程规范》《监管数据规范》《数据交换接口》三项地方标准,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流程规则,形成从风险研判、双随机抽查、后续处置、回溯分析为一体的全链条、全生态、闭环式监管体系。

    二、打造两个平台,推动智慧监管“优效能”。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和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全要素、多角度汇聚全市300余万户市场主体1.3亿余条信用信息,形成监管对象“全息画像”。创新六大领域监管风险预警,构建“概率+后果”的企业风险分类指标模型,实现12类企业信用风险自动识别、自动分类、自动预警,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智慧监管效能。

    三、开展三项探索,筑牢风险防控“抢先手”。一是探索分级分类监管,统筹印发实施56个双随机分级分类抽查方案,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全覆盖、常态化。二是探索全闭环式监管,形成双随机抽查“结果回溯分析—模型优化完善—研判监管重点”的工作闭环,精准监管能力持续提升。三是探索重点领域监管,聚焦食品等“四大安全”领域,推动信用风险与重点领域监管深度融合,开展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预警,累计生成预警信息18万余条,坚守安全底线。

    主要成效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数据赋能,在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率先将双随机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全面结合,按照企业信用水平和风险等级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实施双随机分级分类抽查,建成115个智能风险预警观测点,8个维度、92项动态风险评估指标,分级分类对象库2000余个,实现市场监管14个业务条线全覆盖和成都市全域覆盖,全年分级分类抽查各类检查对象2.1万户,双随机抽查的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监管力量运用更加科学、智能。成都市双随机分级分类监管监管创新试点成效,被四川省列入第一批省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经验,作为先行先试经验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推广。

    总结: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市场主体规模爆发性增长。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立足企业信用水平和风险等级,创新开展双随机分级分类监管,既有力助推了监管理念和方式加速转型,提升精准监管能力和靶向监管能力,也缓解了快速增长监管对象规模与有限监管资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推进了公正监管、有效监管。并通过构筑监管闭环,压实了市场主体责任,实现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加快打造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成都市公资交易中心:深挖“数据金矿” 锻造成都智慧交易“新引擎”

    下一篇

    成都市住建局: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助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