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成都市法院:“蓉易诉”电子诉讼模式建设案例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1-20 19:04

    2021年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2020年1月15日,最高法院制定并正式下发《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方案》和《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成都法院入选试点地区。随着人民群众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快速、便捷,司法需求全面拓展,期待更便捷、高效的解纷流程和更即时的交流渠道,同时,法院受理案件数不断攀升,传统诉讼模式下司法供给和司法需求不匹配问题不断加剧,恰逢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为技术革新引领司法制度创新提供了时代机遇,推进电子诉讼改革不仅能够切实提升法院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更能充分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

    “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门户页面截图

    案例经验

    市法院从平台搭建优化、配套全面细化、共建共享机制构建、规则制度完善四方面创新构建“蓉易诉”电子诉讼模式。

    推动建成集远程庭审、类案检索、诉讼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一体两面、线上线下、同步异地、交互融合的“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充分考虑成都法院与互联网法院案件性质、特点等方面的区别,重点开发匹配成都法院案件情况、具有成都法院特色的功能模块。

    积极探索电子诉讼“物联网”配套搭建以及诉讼服务终端前移以及诉讼服务的社会化,创新在律所建立电子诉讼“5G智慧参审室”,切实解决电子诉讼运行过程中的硬件桎梏、运行风险、司法威仪等问题。深入开展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新模式试点工作。完成法庭及调解室的在线诉讼升级改造,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阅卷、文书制作、文书送达、打印缴费票据等自助机器。

    向成都市司法局、市律协发送《市法院 市司法局 市律协关于建立电子诉讼共建共享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征求意见稿)》,向成都各律所发送《关于商请各律所建设“5G智慧参审室”的函》,试点平台与律师事务所自建平台系统的有限对接,与监管部门凝聚共识、与属地高校凝聚智慧、与行业组织凝聚力量,构建成都电子诉讼共建共享机制。

    2020年8月印发《成都法院电子诉讼规则(试行)》。充分学习《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对《成都法院电子诉讼规则(试行)》进行修订。

    “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推广座谈会

    通过“5G智慧参审室”参加庭审

    主要成效

    通过“蓉易诉”电子诉讼模式的建设,构建起匹配成都法院案件特点、实际提升成都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解纷需求的电子诉讼改革群像,实现从剧场式、广场式、面对面的审判模式,到全域全息的诉讼参与方式、屏对屏的信息交互模式的场景变革。成都法院电子诉讼改革试点成效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肯定,改革经验被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网等广泛报道。截至2021年11月30日,“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入驻当事人12364,律师4587名。在线申请立案77544件,审核通过率87.85%;在线庭审111件;电子送达246932件,同比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当事人少跑路。人民法院报、市中院微信公众号、四川法治报、成都日报、新华社、封面新闻等均对“5G智慧参审室”的启用进行了宣传报道。

    总结:电子诉讼是司法审判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产物,是司法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重大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要求,顺应时代趋势,回应群众需求,有效解决传统诉讼模式下司法供给和司法需求不匹配的难点、痛点,全面提升司法服务效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成都法院基于自身审理非互联网案件的非互联网法院定位,系统构建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全案由的电子诉讼规则体系,全新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蓉易诉”电子诉讼模式,加快推进成都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全国法院电子诉讼改革贡献成都方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成都市住建局: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助力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下一篇

    润邦股份:控股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合同总价约9.11亿欧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