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编辑|李泽东
1月15日,央视新闻发表评论《“最小”中风险地区防疫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内容如下:
上海一家20余平方米的奶茶店,因成为“最小”中风险地区,被网友热议。此次上海市疫情通报的地点是——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园路228号。风险区仅仅20余平方米,可以说上海把精准防控“拿捏得死死的”。为什么敢把这个中风险区控制在20余平方米?这源于其快速的风险反应机制与及时的流调管控。
根据通报,5名感染者属于同一个传播链,而且都是在隔离管控期间的例行核酸筛查检测中发现的,其中有3名来自这家奶茶店,同时,密接的密接者全部阴性,计有2830人,均已被落实隔离管控。
将疫情防控颗粒度精准到平方米级,20余平方米的风险区,看点是“小”,背后则是“精”。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能够有这样的“精”,因为我们已经有着强大的技术能力、强大的防疫系统运转和支撑,也因为有着两年抗疫经验的科学积累。这也是我国疫情防控水平不断提高的力证。
在精准防疫的举措上,多地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都有着创造性的生动实践。“精准”二字,不仅仅体现在空间维度上能够迅速锁定较小的位置领域、锁定涉及人群,更应体现在由宏观至微观的精准统筹、判断与操作。
据健康上海12320微信公众号1月15日消息,2022年1月14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43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8例,其中来自美国2例,来自英国2例,来自加拿大2例,来自阿联酋1例,来自坦桑尼亚1例。
2022年1月14日0—24时,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健康上海12320微信公众号报道
封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