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盘和林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如何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应进一步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做到数据安全可靠。金融创新为数据安全提供基本遵循,数据安全为金融创新提供壮大空间。两者应相互促进,互为依靠。
当前,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点,数据数量也呈指数增长,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的是,数据要素的价值的挖掘在于数据共享和流通的探索,即打破数据孤岛的现状,这也是我国数据驱动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自2019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发布,国家反复提出要打破金融行业内部数据壁垒,打通金融业业态内数据融合通道,避免金融数据“数据孤岛”问题,以发挥数据的价值。与此同时,若要发挥金融产业数字驱动、公平普惠、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实现大数据和金融产业的融合,更是势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就是,数据安全和用户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孤岛问题的产生,除了市场内竞争、政策限制,行业发展等因素,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促进数据流通和共享,需要解决好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建立起数据权属、流动、市场等相关制度。
就金融行业而言,一端链接的是资本,另一端链接的是实体产业,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数据,不仅关系到客户的隐私、资本的安全,更关系到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数字化发展不断深化,数据越来越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用数据驱动金融机构发展,促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有提质增效的意义。
《规划》指出,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目前关于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的技术解决方向是隐私计算,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在流通和使用中“可用不可见”,有利于在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数据的流通和融合,当前主要被应用于信贷风控、反欺诈、人脸识别等场景。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和落地,对于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的流通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数据作为要素基础,实现数据场景应用,促进数字科技落地金融产业,才有助于实现数据价值的纵深挖掘,实现数据到智慧的跨越。比如普惠金融,区块链金融、助农金融等,精准捕捉融资需求,智慧服务产业、民众,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构建金融科技新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规划》,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健全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制机制,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智能化风控机制,全面激活数字化经营新动能。可见,不论是金融科技的场景应用还是金融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都重点突出了“安全”“智能风控”。
从现实来看,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比如消费贷、小微贷等,在促进消费、拉动就业,激发创业活力、助力产业发展的同时,骗贷、隐私泄露、信贷欺诈、电信诈骗等事件也层出不穷,不仅给金融机构、民众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挫伤市场积极性,也阻碍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进程。
因此,针对金融数据安全与风险,《规划》特别指出要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不难看出,我们对于金融科技的价值认知,也正在随着探索与应用不断深入,从数字基建、赋能金融到如今金融智能风险监控体系,金融科技正在逐渐从前端渗透到后台。
正所谓无科技不金融。当金融科技走向效率安全并重,就意味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迈上了新阶梯。此次《规划》明确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已经从“立柱架梁”迈向“积厚成势”的新阶段,可以看出新阶段,不再仅仅强调数字赋能金融,数据要素驱动和金融科技场景落地,而是更加注重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之间平衡。笔者认为,只有做好两者之间的平衡,让两者相互促进、互为依靠,才能真正使“金融+科技”实现“1+1>2”的效果。
(作者为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