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魏官红 每经编辑|陈俊杰
12月31日,北交所召开了2021年最后一场上市委审议会议,重庆市泓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禧科技)“压轴出场”,成功过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泓禧科技的实控人为迟少林,而迟少林旗下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较多公司。12月16日,其同作为实控人的公司威海市泓淋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淋电力)在创业板首发申请获通过,拟募资约7亿元。泓淋电力从事电源线组件和特种线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番,泓禧科技成功过会,意味着一个月内迟少林旗下两家公司成功走向IPO。
值得一提的是,在审议会议上,泓禧科技保荐机构被要求补充说明公司经营独立性和同业竞争执行的核查程序。另外,公司的外协生产和境外子公司等受到重点关注。
泓禧科技的主营业务为高精度电子线组件以及微型电声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招股书(上会稿)中表示,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业务开展对技术人员要求较高,并需要大量的生产工人。伴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稳定、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对公司持续快速地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近年来技术人才以及产线工人的工资水平显著上涨,导致公司相关的人工成本逐渐增加。缅甸泓禧生产人员流动性较大,缅甸的当地实际情况对公司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未来由于发展规模未能跟上市场变化、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执行导致技术人员流失或生产工人不足,公司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风险。
而缅甸泓禧员工的相关情况也引起了监管方面注意。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缅甸泓禧员工人数分别为681人、992人、1016人,占总员工人数的约50%,缅甸泓禧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669.87万元、1214.36万元及742.80万元,2020年缅甸泓禧产能利用率达到90.43%,按2018年泓禧科技人均创收33.6万元计算,缅甸泓禧2020年1214.36万元的收入仅需要40人左右,远低于2020年期末的992人。公司被要求说明缅甸泓禧在投产时间不长且处于亏损状态下员工持续大幅增长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招聘员工为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进行生产的情况,员工频繁流动是否影响缅甸泓禧的产品质量等问题,以及缅甸泓禧的定位和意义,节省的人工成本能否覆盖增加的物流成本,公司未来有无进一步在境外布局计划,如何采取措施应对境外政治制度变化以及人员管理等风险。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739.14万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或不超过2000万股(全额行使本次股票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不少于100万股,募资约1.5亿元,用于年产1300万条高精度电子线组件建设项目,年产1700万只新型、微型扬声器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新闻链接:《笔电配件厂商泓禧科技冲刺北交所 山东“富豪”迟少林旗下能否再添一家上市公司?》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31137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