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双碳”战略下,四川天府新区的时代答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2-16 22:54

    “双碳”战略,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不可回避的议题,更是每座城市都面临的“必答题”,也让我们看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实现“双碳”目标,既要做好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的“减法”,也要做好碳管理、经济发展的“加法”。而对四川天府新区来说,绿色低碳发展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的硬核关键词。

    兴隆湖

    碳达峰、碳中和正在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协同已然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旋律。

    12月初,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目标,引领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这一决定,是四川顺应“三新一高”时代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大势的主动作为,也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要。

    根据此次谋划,未来,将把四川建设为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先行区。

    “双碳”战略,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不可回避的议题,更是每座城市都面临的“必答题”,也让我们看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实现“双碳”目标,既要做好节能减排、减污降碳的“减法”,也要做好碳管理、经济发展的“加法”。

    而对四川天府新区来说,绿色低碳发展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的硬核关键词。

    绿色减法:打造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新示范

    天府新区具有绿色低碳的历史基因,天府新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绿色生态的历史。

    2014年10月2日,天府新区正式跻身“国家队”,明确要打造成为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白纸画图初期,便确定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产业定位。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而后,天府新区树立了一个“小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园城市,到2050年,成为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未来城市样板。

    兴隆湖

    过去七年,天府新区一笔一画将公园城市从全新理念绘成优美的现实答卷,勾勒了清晰的公园城市模样。

    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天府新区被赋予了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减碳,需要“先立后破”。加强顶层设计,立住产业根基,才能破题能源结构。天府新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从来不是盲目减排,而是从技术和产业两大方面降低绿色溢价。

    碳排放的问题,本质上是技术和产业结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解法。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天府新区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承载能力,也拥有成为低碳发展示范区、低碳建设引领区和国际低碳展示区的发展潜力。

    聚焦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天府新区以新经济突破发展为带动,以高技术服务业、国际会展、总部经济为支撑,以文创旅游、高端商务、高科技农业、金融科技、先进制造业等若干特色产业为扩充,形成“1+3+N”产业体系。

    在数字经济领域,天府新区加速聚合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创新要素,加快建设独角兽岛、天府智慧岛、天府无线谷、天府数字港等产业载体,促进新业态衍生发展和新模式融合创新。

    独角兽岛

    智慧加法:智慧城市大脑赋能碳中和服务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索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人、环境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推动着城市进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准确把握人城境业之间的关系,做好智慧加法。

    10月15日晚,成都与深圳、杭州展开角逐,摘得“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中国区决赛桂冠。

    11月18日,成都在与爱尔兰都柏林、印度海德巴拉的角逐中获胜,成为“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冠军。

    这背后,离不开天府新区的强力助攻。虽是年轻城市,天府新区却贡献了成都区(市)县基层案例的60%,提供了智慧规划、数字孪生、智慧防汛应急等重要场景,是成都最终获奖的重要助力。

    成都超算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多领域参与、多方共建的智慧城市大脑体系,早已在天府新区探索。

    在智慧民生方面,已打造智慧化管理数字孪生系统。通过BIM、GIS等数据信息集成,运用3D建模等技术,打破物理空间局限,建成564平方公里的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联动城市大脑汇集多源数据,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在智慧规划方面,已拥有一支智能的公园城市绘画笔。通过对城市的生长进行全周期记录和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打造互联互通的自然资源“一张网”、三维立体的自然资源“一张图”和统一的应用支撑“一平台”,集编制、审查、实施、评估国土空间规划一体化的智慧体系初步建立。

    在智慧应急防汛方面,已建立全周期智慧应急防汛体系。通过专业模型和智能分析达到汛情态势研判、智能预报预警、灾害趋势预测,围绕“精准化预警,智慧化推演,智能化决策”,构建集态势感知、预警预报、决策分析和指挥调度于一体的“事前-事中-事后”智慧防汛减灾体系。

    “双碳”是新时代的又一次能源革命,将推动整个社会动力的转变。

    在智慧能源方面,已搭建天府能源智慧大脑。一方面,将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整体规划建设融入其中,布局多个沉浸式碳中和展示体验场景。另一方面,天府能源智慧大脑将全程追踪天府新区的“碳足迹”,精准计算每个行业和单位的碳排放量、趋势和规律。

    智慧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典型示范,这些布局,最终都指向绿色低碳发展。

    平衡:绿色低碳和广阔的产业机遇

    西部(成都)科学城

    兴隆湖畔,水鸟划过,山峦重叠,一湖碧水也将两岸鳞次栉比的创新动力照进成像,自然风光与城市活力融成一幅可借鉴的现代都市画卷。

    兴隆湖畔是天府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缩影,折射的是这座城市“双碳”的智慧和决心。

    绿色,是这座城市的主题色。某种意义上讲,天府新区可以说是中国最绿的城市。

    规划之初,天府新区确定了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1%的底线。目前,天府新区已累计建成连片城市森林、河湖水体7.5万亩,生态绿道290公里。预计到2022年,天府新区将新增森林面积不低于5万亩,到2035年全域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5%。

    天府公园、兴隆湖、鹿溪河生态区、锦江滨江生态带等,打造了天府新区蓝绿交织的城市本底,推动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机生长。

    增绿增景,寄托着这座城市以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西部(成都)科学城

    有一种观点认为,“双碳”将阻碍经济发展。而天府新区的经验证明,“双碳”和经济发展并不冲突,相反,“双碳”将给产业升级带来广阔的机遇。

    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很显然,天府新区在走这条路。

    2020年,天府新区公布的经济总量高达3561亿元。以全省1/300的面积,创造全省1/14的经济总量,天府新区正在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天府新区开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毫无疑问,随着“双碳”落地,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变革,也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鉴往知来,天府新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对天府新区“双碳”之路的剖析,实际上也是对全球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天府方案”。

    过去七年,天府新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今天,立足新的起点,面对“赶考”的新内容、新目标,天府新区正在书写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本组图片来源:天府新区供图 文字|万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轨交审批重启三年图鉴:杭州上位,南京蛰伏,青岛守擂前十

    下一篇

    每经23点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扬;浙江省本轮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中国西部最大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开工奠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