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谢陶 叶荣 每经编辑 杨欢
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持续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及品质提升成为了各大城市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12月10日,以“融合发展 美好典范”为主题的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打造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专场在蓉拉开帷幕,邀请到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深入聚焦成都城市更新与TOD的最新发展成果与未来趋势。
活动现场,《成都市打造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新场景新产品清单》正式发布,面向市场释放500余个成都的重大发展机遇。新旧城区TOD代表场景以及来自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产业功能区的新场景一一亮相。全市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城市更新是城镇化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精细化’集约型内涵式管理的必然结果。成都的城市更新理念经历了从1.0到5.0的迭代升级,从最早的城市风貌改造,发展到现在注重‘四个一体化’,包括策规建运一体化、老旧院落与特色街区一体化、室内室外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柴铁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时表示。
柴铁锋 主办方供图
城镇化进入“下半场” 城市更新促内涵式发展
NBD:“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您是怎样看待城市更新提出的背景?目前我国的城市更新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
柴铁锋: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城市更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是中国城镇化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精细化”集约型内涵式管理的必然结果。
201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步入到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国家发展目标、价值取向、市场需求、百姓诉求、评价标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城市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这些变化。为此,国家正式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后,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事实上,城市更新在我国经历了以往拆旧建新、大拆大改的模式,转变为现在留、改、建结合的精细化运营阶段。目前,我们正探索以价值提升、资产增值为核心,以盘活资源、升级业态为手段,以城市运营、增值服务为支撑的新模式,倒逼经济发展转型。
NBD:当前,城市更新已然成为各大城市直面“大城市病”、解决空间资源日趋紧张、创新存量空间治理等诸多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这一过程中,各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呈现出了哪些新趋势?
柴铁锋:据我观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决策部署以来,全国各城市遍地开花,出现了许多城市更新的优秀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等都有先进的理念和诸多的实践。
譬如,近年来上海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为抓手,注重“1+N”政策体系,先评估,后规划,再试点实施,全面推动社区更新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广州建立起了“1+3+N”政策规划体系,强化存量再利用,三旧改造与微改造结合;深圳以“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更新,强区放权,注重“1+1+N”政策体系,始终坚持“公益优先”。
其他城市像北京注重构建五大更新体系,推进更新行动实效;成都则注重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更新的全流程传导。
聚焦政府主导与社区主导 成都城市更新有五大着力点
NBD: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成都成功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根据您的观察,相比较于北上等城市,成都的城市更新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近年来,成都的城市更新理念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历程?
柴铁锋:相较于北上等城市,我认为成都在推进实施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主要呈现出四大特征:重视政府主导与社区主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重视新发展理念下公园城市与未来社区理念的引导;强调系统架构,连片城区的更新;注重地域文化与国际范的巧妙融合。
据我观察,成都的城市更新理念经历了从1.0到5.0的迭代升级,从最早的城市风貌改造,发展到现在注重“四个一体化”(策规建运一体化、老旧院落与特色街区一体化、室内室外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等,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成都城市更新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格局。
NBD:今年初,成都继续“加码”,围绕天府锦城、一环路、锦江公园子街巷等重要城市节点开展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您如何看待城市更新过程中,商业开发和保护传承城市文脉与共同记忆之间的关系?
柴铁锋:我认为商业开发和保护传承城市文脉是不矛盾的,不是此消彼长,它们应该是统一融洽、相互共生、相互影响的。面对两者之间的平衡,城市更新项目设计中,应该处理好留、改、建问题,采用遵照上位规划,“一事一议”原则,做到“过去还在,未来已来”。
NBD:目前,成都已启动50个成片有机更新项目、认定公布历史建筑361处,已逐步建成开放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街巷游线体系等多个历史城区更新示范工程项目。接下来,成都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工作中有哪些需要重点发力的方向?
柴铁锋:就目前的城市更新进展来说,我建议加强三个方面的思考和五个方面的着力。首先是加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可持续性更新这三个方面的思考。我们要充分挖掘现有城市问题,注重更新的生态、智慧、可持续性,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更新,加快建设宜居、绿色、人文、韧性、智慧城市。
在上述基础上,五个着力点指的是:
一是重视对于前期城市体检工作的发力,充分排查更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毫无遗漏地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使城市更新做到真正惠民;二是注重对于更新建设模式的探讨,如在以建筑师负责制前提下的EPC总承包或全过程咨询的更新实施模式;三是强调城市更新的“最后一公里”,老旧院落的整治,从老百姓使用最多、关注最多的地方发力,关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做好使用后评估,反馈城市更新,使后续城市更新更加科学合理;最后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更新,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全民参与,群策群力,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