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卢祥勇
当地时间10日,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正式向总理提交辞呈,为未能阻止白俄罗斯钾肥在本国运输负责,称此事对立陶宛的声誉造成了损害。另外,立陶宛交通部长也表示准备辞职。
目前尚不清楚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是否会接受兰茨贝尔吉斯的辞职。希莫尼特曾表示将在下周就相关事件作出评论。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视频截图
此事的源头是12月8日,美国对白俄罗斯大型国有企业“白俄罗斯钾肥(Belaruskali)”的制裁正式生效,但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却不愿配合制裁,此事让立陶宛政府尴尬不已。
白俄罗斯钾肥是白俄罗斯经济命脉之一,也是其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占有全球近20%的钾肥市场。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和路透社报道,美国对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等白国有企业的制裁8日正式生效,按立政府原来的预计,由于立陶宛的商业银行已经停止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进行交易,因此立陶宛同日应当会停止该公司过境立陶宛运输产品。但是国有的立陶宛铁路公司(LTG)表示,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在美国实施制裁之前就预付了款项,因此在将来的几个月,该公司还会继续将货物运输到立陶宛港口。
此前,因白俄罗斯地处内陆,白俄罗斯钾肥一直与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LTG)合作,通过铁路将钾肥运送至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海运。路透社称,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LTG)每年能因此获利6000万欧元。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视频截图
据报道,停止运输白俄罗斯钾肥,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将失去约四分之一的货运量,而克莱佩达港货物吞吐量则将下降30%左右。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LTG)表态称,不愿为美国制裁买单,拒绝立即中断与白俄罗斯钾肥的合作。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和交通部长斯库奥迪斯9日表示将辞职,以承担白俄罗斯钾肥过境争端的责任。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954496
环球网12月11日报道称,虽然兰茨贝尔吉斯辞职的直接原因与中国没有关系,但在他当外长期间,立陶宛在台湾等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导致中立关系急剧恶化。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国日报、澎湃新闻、环球网、外交部网站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