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粮食产量数据。
根据对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主要得益于各级党政同责抓粮食生产以及粮食市场行情好等因素。
播种面积、单产“双增”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64亿亩,比上年增加1295万亩,增长0.7%,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具体而言,玉米、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稻谷略有减少。2021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5.03亿亩,比上年增加3320万亩,增长2.3%。
其中,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0%。受播期土壤墒情适宜和种植效益趋好等有利因素影响,小麦播种面积3.54亿亩,比上年增加283万亩,增长0.8%,扭转了面积连续4年下滑的势头。稻谷播种面积4.49亿亩,比上年减少231万亩,下降0.5%。
另外,单产方面,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长1.2%。
其中,稻谷单产47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1.0%;小麦单产38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6公斤,增长1.2%。受河南等黄淮海地区洪涝灾害影响,全国玉米单产419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1.7公斤,下降0.4%。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解读粮食生产情况时表示,2021年,虽然河南等地极端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北陕甘宁局部地区阶段性干旱,秋收时期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出现连日阴雨天气,对部分地区秋粮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同时,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扩大,占粮食作物比重提高,促进粮食单产增加。
李国祥也表示,虽然面对洪涝灾害、连日阴雨天气等困难情况,今年我国粮食产量仍然实现丰收,“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政的抓粮责任,因此粮食面积在去年面积扩大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扩大,扭转了前几年连续几年面积减少的态势。”
李国祥分析,今年只有早稻面积略微减了一点,主要是由于与市场需求不符合,玉米面积增加比较多,所以它单产虽然略有下降,但是玉米的整体产量还是有所增长。
其次,是市场行情变好。李国祥说,去年以来,粮食价格整体上基本上处于底部反弹的态势,因此主要品种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特别是玉米上涨幅度比较大,因此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比较高。
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
李国祥告诉记者,今年除了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之外,还出现了化肥、农药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为了让农民种粮多赚一点,财政资金一方面一次性给农民发放了200亿元的补贴,另一方面把农业保险包括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的范围明显扩大,对农民来说就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种粮食。
除了上述原因,李国祥还表示,在实际调查当中了解到,当前由于土地流转的因素,社会化服务、新型经营主体等新的粮食生产方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19亿斤和560亿斤,分别比上年增加62亿斤和14亿斤;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
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粮食增产。其中,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合计增产达188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0.3%。新疆、安徽、湖南、四川、山东均增产10亿斤以上。受极端强降雨影响,河南灾情严重,减产56亿斤。
王明华表示,2021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