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向记者指出,“共同富裕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契机。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如何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契合国内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主题,这既是资本市场的新命题,也会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机遇。”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吴永久
11月29日,由国泰君安证券主办的“走向共同富裕的投资之道”——国泰君安2022年资本市场云端年会将举行。
在今天(11月26日)下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对此次年会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望明年的投资主线,黄燕铭表示,2022年看好消费行业的否极泰来。此外,他还介绍了研究所在研究体系改革上的一些措施,比如在具体的行业、公司研究上,将减少对奢侈品行业的研究覆盖和推荐,并加强对普通大众消费品行业的研究覆盖。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向记者指出,“共同富裕将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契机。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更加开放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如何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契合国内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主题,这既是资本市场的新命题,也会为资本市场带来新机遇。”
展望2022年的投资机会,黄燕铭表示,“2022年我们对宏观的看法是,经济增速下行年中触底,财政货币积极发力。科技制造高潮迭起,大众消费共同富裕。策略总结为四句话为:春季进攻无碍,夏季防守在怀。成长机会仍在,价值重回舞台。周期盛极而衰,消费否极泰来。制造盈利向好,拥抱科创时代。”
就明年的大势研判,国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显顺总结为,横盘震荡,先上后下,积极布局跨年行情。1)2022年上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性下降,叠加宽松预期加码,看好春季躁动接棒跨年行情。但躁动后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和盈利压力的进一步凸显,同时宽松政策预计将比过去具有更强的定力与克制,上升势能短暂约束,预计将重回区间震荡。2)2022年下半年:经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下降,下半年市场将逐步回温。
国泰君安联席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则具体介绍了明年国泰君安看好的投资主线。
他指出,明年成长的机会仍在,价值将重回舞台。1)成长:景气赛道机会仍在,但难以贯穿全年,行情节奏依赖流动性预期,春季为关键的观测点;2)价值:盈利的稳定性叠加修复趋势,价值将重回风格配置的舞台中央;3)消费:“弱周期”属性在经济放缓的过程中提供了确定性。历史上“弱衰退+弱宽松”的环境下消费回报均相对较好;4)制造:PPI-CPI剪刀差收敛,盈利修复的节奏和力度将超出市场预期。
就具体的行业配置而言,方奕主要介绍了4个行业的投资机会:1)金融:推荐估值盈利性价比高,地产问题修复的券商/银行;2)消费:聚焦消费中“涨价”主线,推荐竞争格局改善的生猪/白酒/食品/汽车/餐饮旅游;3)科技成长:推荐高景气延续的新能源细分赛道、智能驾驶,以及景气反转上行的VR/AR设备类公司;4)高端制造:伴随2022年PPI趋势回落,上游成本压力缓解后中游设备制造端迎盈利修复,推荐计算机光电/军工装备/机械设备。
此外,黄燕铭今日还介绍了公司研究所在研究体系改革上的一些措施,“在具体的行业、公司研究上,我们将更倡导资本的发展和国家的战略相结合。比如说,我们减少了对奢侈品行业的研究覆盖和推荐,与此同时加强了对普通大众消费品行业的研究覆盖。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机械、国防、科技等行业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将聚焦于硬科技。”
今天下午,国泰君安新任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首次向媒体公开亮相。
据了解,除了现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还兼任国泰君安政策研究院院长。
从履历上来看,何海峰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7、2019年先后担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市西城区专家顾问团成员。
其主要研究领域是金融政策和金融发展规划,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人民银行招标课题等40多项。受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委托,主持完成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中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评估”,《“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第三方评估。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1052364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