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研究报告:“十三五”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1-16 21:30

    ◎2012-2020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其中,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

    每经记者 张蕊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报告》是在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协调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群慧组织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国家智库报告。

    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课题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叶振宇介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构建,包括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地区比较优势发挥、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及其对应的20个三级指标。

    报告显示,2012-2020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十三五”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上升幅度较大,2020年指数值达到118.59。

    2012年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变化趋势

    其中,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两个方面指数值分别为130.27、120.7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27、20.77个点。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地区比较优势发挥和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也取得明显进展,这三个方面指数值分别为113.74、109.80和118.36,比“十二五”末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以指数数值提高幅度最大的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为例,报告显示,“十三五”是各地区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进步较快的时期,2020年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指数为130.27。

    在公路方面,2012-2020年期间各地区人均一、二等级公路里程数的差异有所扩大,但贵州、陕西、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中西部地区出行便利化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在铁路方面,各地区人均铁路里程数的差异明显缩小,我国铁路网络更加发达,2020年这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值比2012年下降了7.02%。

    在高效率出行方面,随着我国高铁、民航等现代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各地区高铁站点或民航机场分布密度逐步提高,各地区高效率出行的差距明显缩小,2012-2020年期间该指标的变异系数值下降了54.92%,这表明了地级及以上城市快速出行能力全面、大幅提高。

    在通讯基础设施方面,各地区人均光缆线路长度的差距显著缩小,2020年该指标的变异系数值比2012年下降了14.89%,从而有力保障了各地区邮电通讯、互联网与数字经济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积极的阶段效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等区域协调发展目标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地区比较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绿色低碳协同发展取得成效。

    但报告也发现,我国区域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资本要素流动还不够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不同民生领域不同步发展等问题。

    为此,报告建议,“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着力夯实全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的条件。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蕊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保立佳接受3家机构调研!短期主力资金净流出,或存在资金分歧

    下一篇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苏北花卉涉买卖合同纠纷案将于2021年12月7日开庭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