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互联网医疗行业“大浪淘沙” 专注医疗服务者将迎更大发展空间

    2021-11-08 10:43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起草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医疗机构监管、人员监管、业务监管、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范,处处体现了对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严格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疗行业的常态就是在高度监管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管是线下的医疗还是线上的医疗,都不能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作出妥协,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也在于医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症结在于谁为医生的专业服务买单。

    据判断,随着《监管细则》的实施,互联网医疗行业将会逐渐脱离“卖药”依赖,让诊疗环节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这对于扎根于医疗服务本身的企业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医疗的核心在于医生提供的专业价值

    《征求意见稿》要求,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接诊。互联网诊疗实行实名制,患者有义务向医疗机构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及基本信息,不得假冒他人就诊。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政对AI接诊、医生认证等作出严格规范和要求,原因在于医疗的核心在于医生提供的专业价值。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就《征求意见稿》表示,在任何国家,医疗行业都属于高度监管的行业。医疗行业的常态就是在高度监管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医疗行业有两个“天条”,即: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不管是线下的医疗还是线上的医疗,都不能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作出妥协。

    在微医创始人廖杰远看来,健全了中国互联网诊疗体系的建立,充分考虑了互联网诊疗的特殊性和实体医疗机构的管理原则,《监管细则》是对整个互联网诊疗行业的一次“大浪淘沙”。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2021年6月,我国互联网医院数超过1600家,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在监管的不断逐步完善中,一批企业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从长远来看,那些充分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专注于医生服务建设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势必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生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资源。用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的话说,在医疗行业,要想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我们必须坚持“以医生为根本”,才能做好平台、理顺所有关系。平安健康董事会主席及CEO方蔚豪在2021年中业绩发布上也曾表示:“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是平安健康的立司之本,优质的医生资源是服务的重要保证。公司一直着力打造优质的医生团队,为用户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致力于做好患者服务的平安健康,有自建医疗团队+链接外部医生、名医工作室多层体系的医生。自有医疗团队则负责为用户提供7×24小时线上咨询、购药、线下挂号等全方位医疗服务,解决用户常见病需求;外部医生作为临床中坚力量解决患者核心诉求,目前,平台的日均咨询量为100万。

    平安健康推出的“名医工作室”,则是严选全国top级名医大咖,聚焦专病专科,打造严肃医疗形象的创新模式。截至2021年9月30日,平安健康已组建了800多个名医工作室,覆盖了专科榜前10的医院,越来越多有医疗需求的精准用户在使用平安健康的服务。

    探索会员制医疗服务产品为医生买单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互联网大健康市场规模高达3426.4亿元,同比增长70.61%。伴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无可避免出现了众多乱象,误诊错诊、医生资质良莠不齐、虚假审方、先购药后补方等问题时有发生,这背后则离不开利益驱使。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对“以药养医”“药品回扣线上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均做了严格禁止的要求。如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处方管理规定,加强药品管理,禁止统方、补方等问题发生。医疗卫生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得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相挂钩。

    当下,互联网医疗第一波红利期已过,线上互联网平台逐渐走向C端流量和价值转化见顶的平台期。随着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成长,以平安健康、微医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推出了会员制医疗服务产品,为解决当前市场痛点——“谁为医生买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微医是通过数字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全套医疗和健康维护服务。基于每位会员的数字健康画像,提供从个性化治疗和康复方案、复诊、开处方、配药到重要指标检测,再到饮食、运动定制化指导。

    平安健康推出的家庭医生会员制,以“1个家庭医生+5大专业服务+1个会员健康档案”为核心服务内容,帮助每个用户生成一个覆盖其全生命周期的会员档案,协调安排贯穿线上到线下的医疗健康相关服务,这在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利用效率低的背景下,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引,链接优质资源,为政府提供专业化赋能,为多层次需求人群提供差异化补充,实现整个社会医疗效率的提升。

    作为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旗舰,平安健康一直以来深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通过医疗健康会员类产品,为集团高价值的保险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2021年上半年,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0.67亿元,同比增长50.6%,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包括私家医生等会员服务类产品。

    日前,平安健康在2021年投资者开放日上强调了“寻求与母公司在保险上的协同(HMO模式)、打造家庭医生会员制”的战略深化。会员制服务以“会员制收费+增值服务收入”为盈利模式,充分尊重医生的专业价值,让医生专注于为用户提供诊疗服务和增值服务。对于平安健康而言,平安集团天然拥有2.2亿用户、潜在金融客户超7亿的平安金融客户,是支付方从C端到B端,未来拓量的优势所在。

    如今,互联网医疗已经逐渐从“医药”走向“医药险”,随着“医药”方面的监控升级,“三医联动”的落地将会加速。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细则》的实施,互联网医疗行业将会逐渐脱离“卖药”依赖,对于专注于医疗服务、率先探索创新支付的互联医疗平台,正迎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

    上一篇

    梅花生物:公司今年底将有30万吨/年赖氨酸投产

    下一篇

    食品板块持续走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