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编辑 何剑岭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愈发受到国内一二级资本市场的重视和认同。越来越多的PE、VC开始积极将ESG理念纳入股权投资决策的因素,也有不少投资机构在日常经营、考核标准以及业务操作中融入ESG,作出了大量有益尝试。
在这其中,盛世投资是最早提出ESG概念并开启前瞻性探索实践的股权投资机构之一。作为国内首家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将ESG融入募投管退的业务操作全流程,包括将ESG融入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对外投资流程中,在集团层面设立责任投资委员会、ESG管理部、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工作组来落实战略和目标执行,在项目尽调时也特别关注被投资企业是否有效落实ESG理念等。盛世投资的很多作法不仅领先行业,对其他机构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近日,盛世投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合伙人姜燕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分享了这家机构在ESG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洞察。在11月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创投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上,姜燕还将就“‘碳中和’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这一话题与现场观众作一场精彩分享。
姜燕 受访者供图
探索ESG本土化实施路径 六大挑战亟待解决
今年3月,盛世投资发布了一份《盛世投资碳中和战略声明》,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战略。这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尚属首例,也成为了行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范本。
事实上,盛世投资早在2020年就已着手启动碳中和相关规划,并且近年来一直在一级市场大力推动ESG投资和绿色投资。作为一家政府引导基金和市场化母基金管理机构,盛世投资主要是母基金、直投和S基金,不仅早已建立了ESG体系,还将ESG和绿色投资纳入公司的战略中。
姜燕表示,从目前很多实证研究来看,ESG投资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提升企业的防御韧性,提升可持续经营的质量,从而有助于机构创造长期价值。
“海外养老金、主权基金、险资及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在ESG投资领域的多年实践和经验,为国内投资机构开展ESG投资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追求财务回报和环境及社会价值从来不是矛盾和对立体。目前,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的过程中,无论是机构还是企业,都应充分重视ESG,不能仅仅考虑股东至上而忽视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以追求利润而损害环境和社会的企业是无法长久经营和高质量发展的。ESG投资并不是不追求财务回报,也不能等同于CSR。机构和企业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通过ESG来构建竞争力,包括成本和效率的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创新产品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融资成本竞争力等,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多重价值。”姜燕说道。
在探索ESG本土化实施路径的过程中,盛世投资意识到国内的ESG投资仍然面临以下几大挑战:第一,在理念认识和人才培养上,国内投资机构对ESG理念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足,同时缺少专业的ESG人才和能力建设。第二,在政策和机制上,目前国内市场上与ESG投资相关的配套政策及市场机制亟待完善。第三,从资金端看,国内的长期资本和各种类型LP需合力协作,加大ESG引导力度,积极推动投资机构采纳ESG理念。第四,国内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ESG投资标准与评价体系。第五,项目ESG信息披露意愿和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投资机构难以充分评估和判断ESG风险与机遇。第六,ESG生态系统中的评级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研究机构、数据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亟待建立健全。
做行业先行者 从顶层设计搭建ESG体系
为了克服这些非常具象的挑战,也为了通过母基金的传导机制和引领效应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积极践行ESG,盛世投资在多个维度都进行了尝试与努力。
姜燕介绍道,盛世投资借鉴了海外ESG投资的各种标准和经验,充分考虑国内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等相关因素,将ESG融入到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对外投资流程中,自上而下从顶层设计搭建了“内外兼修”的ESG体系,制定了完整的战略、目标、组织架构、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集团层面则是设立了责任投资委员会、ESG管理部、应对气候变化专项工作组等,落实战略和目标执行。
在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方面,盛世投资在内部加强ESG研究,并邀请国内外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等的专家为员工提供ESG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ESG意识和能力,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并为子基金和项目进行ESG赋能,推动它们进行ESG投资与管理,构建长期价值和竞争力。
而在ESG生态建设方面,盛世投资发起了责任投资交流平台“青桐学苑”,与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和组织、研究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投资机构从业人员等共同开展ESG投资相关的政策解读、行业发展趋势、评价体系应用、实践案例等相关话题的研讨、交流与调研,携手推动行业探索ESG投资本土化实践路径,为加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具体到如何考察子基金和被投项目的ESG情况时,姜燕表示盛世投资已经从基金和项目筛选、尽调、投资决策,到投后管理和退出阶段,建立了完整的ESG投资流程,并筛选出符合自身投资逻辑的核心ESG指标,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估投资标的。
“盛世投资重点从三部分进行考量,首先是ESG合规性,重点考量GP或项目在ESG方面是否合规。第二是从GP和项目ESG投资与管理流程上进行评估,考量该GP或项目在组织架构、ESG投资策略、员工ESG能力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是否完善,以及如何通过ESG投资和管理降低风险、提升ESG表现。第三是从ESG价值创造上进行考量。”姜燕说道。
期待更多激励性政策引导资本流向绿色投资
虽然近年来积极践行ESG理念的机构数量相比前几年已经有了显著增长,但不得不说,整体来看,国内的ESG投资仍然处于发展初期。
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尽管相比去年不关注ESG的投资机构比例有所下降,但对ESG缺乏深入了解和不了解的投资机构占比仍超过了60%,真正将ESG纳入投资决策机制并且制定战略予以落实的不足5%。与海外相比,目前国内投资机构仍然在ESG认知和方法论上亟待提升。
姜燕也坦言,相较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投资标的主要是非上市企业,尤其存在大量中早期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一方面信息不公开透明,更难获取,大部分企业也基本没有ESG信息披露,这就增加了投资机构在评估ESG风险和识别ESG机遇上的难度。
站在一家对ESG有着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机构投资者角度,她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
首先,从政策端期待配套相关的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标准等出台,鼓励和推动机构进行ESG投资(激励机制包括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白名单或绿色通道等)。
其次,从资金端来看,LP对GP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需要更多的LP采纳ESG投资理念,积极推动GP进行ESG投资,从而传导到资产端,实现资金的正向循环。
第三,从配套基础设施来看,需要有专业的ESG评级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研究机构、数字化管理机构、行业组织等发挥专业力量,提供专业服务。
此外,榜样的力量可以带动更多机构行动起来,媒体可以更多地进行ESG投资理念的普及和优秀投资案例的报道,讲好中国ESG故事、搭建沟通桥梁。
“除了一些监管政策外,还期待更多激励性的政策出台,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和长期资本流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为采纳ESG理念的机构和企业提供‘源头活水’。同时,期待从备案注册、税收、表彰等方面考虑,给予一些鼓励性支持。”姜燕进一步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