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梁枭
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正在成都举行,作为活动之一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于今日(9月18日)召开。此次论坛由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金融局等共同主办。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会上,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慕新海在致辞中表示,四川国资国企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国有经济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2015年底的5.6万亿元增长到今年7月底的15.4万亿元。
《四川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0)》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13.88万亿元。也就是说,今年前7个月,四川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长了1.52万亿元。
慕新海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既带来重大机遇,也赋予国资国企新的重要使命。在他看来,国资国企需要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各类资本进一步向双城经济圈重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加快各类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助力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国资国企)要坚持以绿色转型为牵引,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努力实现碳中和。”慕新海说道。
他认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既是国资国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具体路径来看,国资国企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对标对照行业先进企业节能减碳路径举措,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并率先在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企业开展低碳试点。要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牵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能源清洁化、交通智能化、建筑低碳化、空间集约化、生活绿色化。
同时,国资国企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积极融入“双循环”。
按照慕新海的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作为创新的主体,广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创新能力,着力成为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优、创新活力足的创新型企业;要加强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组织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尽快取得技术突破,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积极探索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等激励模式,鼓励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方式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创造性。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曾剑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