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陈旭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新闻报道、论坛对话频频出现的热词。“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政府工作报告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加快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高质量发展需要遵循的重要方针。
9月7日,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将在成都举行,论坛将探讨并向社会传递数字碳中和五大基本内涵,即数字空间唱响“双碳”发展主旋律、数字平台推动生态文明进入新境界、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驱动低碳转型新跨越、数字生活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积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凝聚共识,发挥互联网技术与资源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日,中国平安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就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
投资先要评估标的表现
陈遥认为,绿色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引领,得益于企业自觉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和低碳责任。
市场上不同属性的机构对碳中和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积极研究如何在ESG投资方面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部署。
陈遥表示,不少企业抓住碳中和产业链孕育的机会,布局产业升级,制定碳中和宏观目标下的具体路线图。同时,金融保险和投资机构积极拥抱ESG责任投资理念,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为绿色低碳优质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来源。
ESG投资首先要评估投资标的在ESG方面的表现,通过后者公开披露的年报等信息进行分析。此外,独立第三方机构的报告和评级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和认可。
欧美国家在ESG领域的研究和评级相对起步较早,有自己的理论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方法。随着ESG不断深入人心,国际ESG评级机构也积极开拓中国市场,扩大对中国企业的覆盖范围。
不过,陈遥认为,这些评级机构毕竟是远距离研究中国企业,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披露的企业信息和媒体报道文章去收集数据。有时,也通过电子邮件问询一些问题。这种做法多少有些粗放甚至脱离实际,很难保证充分反映企业真实的ESG情况。
构建中国ESG评价体系
ESG评级不只是影响投资决策参考,也关乎企业乃至国家的形象。如果中国企业的ESG表现听由国际机构评判,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人士呼吁,要把ESG投资理念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中国的行业规则和标准体系,更好地推动ESG投资的执行和落地。
陈遥介绍说,平安集团作为中国负责任投资领域的先行者,在2020年12月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推出了“CN-ESG”评价体系,这为ESG风控、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管理的整合应用提供了中国特色、智慧化、实时性的工具和数据支持。
该体系构建了立足本土、接轨国际的中国特色ESG体系,覆盖环境、社会、治理及业务四个维度,包含110余个通用指标、43个行业特色的业务指标,总体达400余个数据点。
该体系通过运用NLP(自然语言处理)、关联关系分析、遥感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完成数据自动收集、补充与交叉验证、AI智能打分等,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更及时的信息。该体系已经得到了海内外交易所、投资机构、投资数据服务机构等的认可和合作,极大补充了中国特色ESG数据的空白。
2021年,为了进一步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精准匹配绿色资金到真正绿色的企业与项目,在CN-ESG的基础上,中国平安还打造了“绿色企业评价标准框架”,从绿色业务潜力、绿色生产经营管理、资源使用、排放、环境管理、绿色影响力、绿色责任7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以及一百多个数据点综合评价企业的绿色表现,作为绿色金融的量化指标。这项评价体系将极大提升绿色金融的效率,将ESG投资与绿色投资做出精准区分,满足更多投资人的多元化需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