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好时代,但也是一个多变的时代。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优势中寻找不足。”中梁控股董事长及执行董事杨剑在业绩会上的话,道出了行业现状,也表明了应对行情中梁的心态和策略。
从2021年上半年的成绩可以看出,中梁实现了合同销售950亿元,按年增长40%,已完成2021年销售目标1,800亿元的53%,稳居全国20强。
销售质量方面,上半年中梁平均去化率70%,回款率85%,也明显提升。
没有了“黑马”的标签,中梁正逐渐转变成一家稳健向上的房企。
中报显示,2021上半年,中梁累计合约销售金额950亿元,达成全年1800亿销售目标的53%,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连续4年合约销售规模超千亿。其中,二线及三线城市合约销售额占比达到90%,上半年的销售中,二线和长三角三四线占比73%,这些地区期内需求稳定。
中梁控股审时度势,紧跟政策导向,始终贯彻既定的战略,维持稳健经营。
杨剑表示,房地产政策调控加强的背景下,行业发展危中有机,未来国家政策更大幅度倾向都市圈区域,圈内具潜力城市将出现结构性机会。
“我们对完成本年度人民币1,800亿的合约销售目标充满信心。”
长期来看,“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定调已逐渐明朗,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货币政策依然偏紧。预期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仍然充满挑战,中梁控股将坚持既定的战略。
同时,中梁的财务状况持续改善,在今年整体较为艰难的环境下,中梁控股实现了“安全”与“利润”并存。
上半年中梁控股收入、利润、派息均衡增长,融资成本连续四年下降,中期进一步下降至8.3%;净负债率进一步降至56.1%,保持在“黄档企业”行列。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梁净负债率降至56.1%,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8.3%,进一步降杠杆;债务规模稳定,结构优化,总有息负债约546亿元,对比2020年年底增加少于1%,非银行贷款比例进一步下降至25%。
融资结构方面,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占总体比例42%,基本上跟去年年底大致类似,但是今年上半年非银的比重继续优化降至25%。
持续优化的债务结构、稳步向好的业绩表现吸引了国内外评级机构的广泛认可。今年上半年,惠誉、穆迪发布评级报告,将中梁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为“正面”,分别给予“B+”和“B1”的主体评级,看好公司未来进一步控制杠杆水平。
在投资布局上,中梁继续实行“换仓”策略。2018年年中开始,中梁坚决“换仓”,转二线城市,转省会城市,转都市圈里的中心城市。透过产城、商业等增加优质土储,多元化方式拓展土储。加大力度拓资多元化拿地,可以说如今销售额的增长,印证了中梁投资的准确。
杨剑表示,中梁致力全国布局,深耕都市圈,不依赖集中供地城市。同时,中梁严格遵循土地收购流程和标准,避免购入竞争激烈成本过高的土地。
目前,中梁已经进入超过150个城市,有不少可投资的二三线城市,从区位来看,土储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从城市能级来看,未来可售货值中二三线城市占比89%,土储质量优异,其中二线占比39%,长三角三四线25%,其他三线城市28%,其他四线占比8%。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梁全口径总土地储备约为6,600万平方米(含已售的建筑面积),土储平均成本4400元/平方米,规模稳步增厚。
可售资源方面,总可售土储面积4180万平方米,总可售土储货值5000亿元,为未来销售增长确保了充足的可售货值供应。
“房地产行业危中有机。”业绩会上杨剑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从去年同期的低位恢复,但是房地产调控政策也逐步加强。他判断,未来国家政策将更大幅度倾向都市圈区域,圈内具潜力城市将出现结构性机会。
杨剑表示,2021年,是中梁“二五战略”和“十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展望下半年,杨剑表示,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中梁将坚持既定的战略:坚持全国化布局,拓展多元化拿地,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亦有效避开土地市场竞争激烈的城市,保持利润,平衡发展;积极响应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主调,严守纪律,积极减杠杆、稳债务,优结构、降成本;持续完善组织结构,提升经营效能,深入提升产品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以持续不断的奋斗迎接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机遇与挑战,继续稳居行业前20强。
文/大炮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