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创环保公告,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000万元,其中上市公司持股70%,以货币实缴出资;瑞达新能源持股25%,以专利技术出资;红檀网络持股5%,以红檀网络取得合资公司未来的利润分配出资。
◎对于参与设立合资公司,中创环保称:“旨在充分共享各自优势资源,拓展公司业务板块与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危废环保上市公司中创环保(300056,SZ)也打起了新能源汽车的主意。
中创环保8月23日晚间宣布,公司近日与瑞达新能源(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达新能源)、红檀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檀网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据悉,合资公司将定位于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总成及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创环保在去年曾增资一家环卫车辆企业,今年7月份又宣布拟控股一家电动车厂商。看起来,这家以环保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对汽车产业兴趣盎然。
据中创环保公告,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000万元,其中上市公司持股70%,以货币实缴出资;瑞达新能源持股25%,以专利技术出资;红檀网络持股5%,以红檀网络取得合资公司未来的利润分配出资。
合资公司定位于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总成及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预计1.8亿元,分阶段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注册资本5000万元,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中创环保根据项目建设进度,以财务资助或第三方融资解决。上市公司承诺:项目公司独立IPO前,不稀释瑞达新能源及红檀网络持有的合资公司股权。
显然,瑞达新能源将为合资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启信宝显示,瑞达新能源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800万元。自然人叶士海持股60%,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据中创环保公告所称,瑞达新能源已成功开发生产出60KW/120KW级及250KW级双堆系统,并且拥有氢燃料电池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瑞达新能源承诺,用于出资的专利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领先性。同时,在合资公司运营期内,除用于出资以外的专利技术,瑞达新能源及叶士海持有的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无偿授权给合资公司使用。
此外,瑞达新能源还承诺,叶士海控制的东莞市嘉峪碳素制品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业务在合资公司成立后3个月内,业务和资产转移到合资公司;叶士海持有的瑞达氢能源(赣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瑞达)等其他氢燃料电池及零部件相关公司的股权,在项目公司成立后6个月内无偿转让到合资公司,或对项目公司氢能源电池进行股权及业务切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赣州瑞达今年曾接连“出镜”。
大余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文章显示,赣州瑞达氢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在该县新城工业小区落成。其中提到,叶士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大余投资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大概在5亿元左右,年产能大概1200台左右,性能已经超过了国内一些先进企业的标准。下一步我们的规划和目标是生产新能源汽车。”
中国电力网4月份的一篇报道则提到,赣州瑞达已在江西赣州建成一座2000平方米的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研发中心,同时还在筹建一座1.4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
对于参与设立合资公司,中创环保称:“旨在充分共享各自优势资源,拓展公司业务板块与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产业俨然站上了投资的“风口”。A股市场上的氢能概念股涨幅明显,部分个股甚至因股价上涨“过快”引来监管层的关注。鉴于此,中创环保此次涉足氢燃料电池可谓是十分应景。股吧里,投资者对于公司这笔投资也是雀跃不已。
中创环保目前的业务以滤料生产销售、烟气治理工程、危废固废处置等为主,与氢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过,公司对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则早已表现出兴趣。
早在2019年,中创环保曾通过旗下北京三维丝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中创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创)投资了陕西汽车集团旬阳宝通专用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旬阳宝通)。去年9月末,中创环保披露北京中创与多方一起向旬阳宝通增资。
“旬阳宝通现有环卫产品拥有16项专利技术,同时依托陕汽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持,正开发24款公告样车,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另一方面,旬阳宝通将协同公司的环卫服务业务,为公司不断开拓的环卫服务项目提供低成本环卫装备。”中创环保当时称。
今年7月中旬,中创环保又宣布拟收购河北新宇宙电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宇宙电动车)不低于51%股权。新宇宙电动车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产销,拥有客车资质、专用车资质、警用车生产资质,是全国定点生产警务用车企业。在上市公司看来,通过收购新宇宙电动车,公司可以布局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业务,并将其作为未来重要的业务板块。
“入股旬阳宝通近一年来,公司积累了车辆生产的经验,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将为新宇宙电动车发展注入活力和加强支持。”中创环保说道。从启信宝的信息来看,中创环保对新宇宙电动车的收购尚未完成。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