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河南暴雨救灾中,遥感技术发挥了哪些作用? 听听四象爱数CEO郗晓菲怎么说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8-07 16:04

    ◎遥感技术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城市地区,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对城市水浸的深度、面积进行综合的评判,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而在农村地区,可以对农作物的损毁状况等进行评估,甚至包括对一些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方面进行跟踪。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实习记者 程雅    每经编辑 梁枭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灾害。除郑州外,河南还有多地也遭受了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灾情发生后,各地救援队伍、志愿者赶赴一线,进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救灾过程中,遥感技术正在发挥重要作用。近日,围绕着遥感技术在救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等问题,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象爱数)创始人、CEO郗晓菲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

    为一线人员救援提供依据

    郗晓菲介绍,短时间内的大量降雨,影响比较大的有两方面:第一是城市内涝;第二是对农村地区的一些作物,比如主粮、经济作物造成影响。因此,遥感技术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城市地区,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对城市水浸的深度、面积进行综合的评判,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而在农村地区,可以对农作物的损毁状况等进行评估,甚至包括对一些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方面进行跟踪。

    相对于人工去做灾害评估,遥感能做出的灾害评估更加高效。郗晓菲表示,对于这种突发性的洪涝灾害,遥感能做的是评估损毁状况,以及以遥感技术为基础,为政府制订合理、有效的救援方案提供依据。“我们可以告诉前线的救援人员,救援的通道上,哪些道路或广场地势较高尚未被水淹没。甚至是一些避难所的位置,都可以通过遥感来进行计算。”

    余姚东部地区水体覆盖空间分布图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具体到这次“烟花”过境,郗晓菲称:“我们7月21号就向卫星方提供了订购的需求,当时算完以后,发现26号应该是受灾最严重,降水量最大,是属于中后期的状态,也是城市内涝或山区损毁最严重的时候,所以我们当时订了26号的数据。后来也验证了这些数据,我们的预判确实是比较准确的。”

    难点:卫星过境需要一定的“运气”

    郗晓菲称,国之重器如风云、高分系列卫星,都在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商业卫星公司能做更多的细分项。“就像余姚这次,我们只做了水淹,但是‘烟花’怎么走,走到了什么位置,完全是风云卫星给我们提供了支撑。就是说我们在国家已有的基础设施平台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细分项的分析和应用。”

    除了洪灾外,遥感在地震、森林山火、山体滑坡等方面同样可以提供帮助。地震发生后,可以对震区进行损毁分析;而在山火方面,卫星可以通过局部区域升温等因素,在山火未有明火之前就发现导火点;对山体滑坡也能评判出滑坡较严重的区域。

    但郗晓菲同样也表示,目前公司仍面临两大难题:第一是卫星的资源,卫星遥感技术要依托于卫星所处的位置以及地面资源;第二是与前端人员的沟通,涉及到的相关区域、单位、人员有时难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既然卫星过境需要一定“运气”,为什么不选择无人机遥感呢?

    郗晓菲称,如果灾情范围在一平方公里内,且分布环境和气象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遥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半小时就能够成像。但当灾害区域过大,且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无人机遥感就不适用了。

    “目前,我们国家遥感卫星的数量是全球第二,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对地观测这个领域里面是有极限值的,你追我赶,是一个交替占领先机的过程。我们现在是第二,但是我们跟第一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同时我相信,我们国家会有很多技术和研发储备,会有相关的追赶计划。我们的(卫星)数据不差,甚至在部分区域我们数据还更好。”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16点|包揽金银!曹缘夺得跳水男子10米台金牌 杨健夺得银牌;北京: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暂缓进返京

    下一篇

    波音737MAX飞抵浦东机场 接受民航局复飞认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