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电子分析师被diss 怎样才是正确的争论“姿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8-02 08:57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虽然没有交易,但上个周末几张微信聊天截图,却成了比交易时段还要热闹的话题。第一件事情是,在讨论光刻胶问题时,方正证券大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杭怼了中芯国际光刻胶负责人杨晓松,并称“你算老几”,而杨晓松也反讽其“你知道的还是太少了”,最终这次争吵以陈杭被移出群聊结束。

    第二件事情,则是华泰证券原电子首席分析师纪攀峰公开批评顶流基金经理张坤,称“坤哥享受的更多的是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拿了公众的钱,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多考虑社会责任感。猛烈的抱团白酒,对社会价值观影响太坏了……还是要多反思反省。这几年国内硬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以国内没有真正科技企业为自己抱团找借口,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由于“发难”的都是(或曾是)电子行业的顶流分析师,而最近芯片又是A股最火热的赛道,有人认为这是特殊的行情给分析师们撑了腰,以至于他们可以对买方乃至实业界的技术大拿直接开怼。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两个看似不太寻常的事件,其实并没有脱离券商行业分析师们固有的“话语权规则”,即谁推的票能赚钱谁就最有理,越是火爆的行业,行业分析师就越受券商研究机构和买方的青睐,其对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就越大,当一些分析师要将这种影响力“超纲扩围”,就有可能与买方甚至与实业界发生观点上的冲突。

    尽管卖方分析师只是一个“小众”行业,一些研究报告也有被“打脸”的情况,但这并不能否定分析师群体对于价值发现的重要作用。既是价值发现,分析师们也应当意识到,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会因为其观点而有所变化,分析师可能对资金流向有影响但也只是短暂且局部的,而股价的起起落落则是由市场内在规律而非其观点所推动,其研究覆盖的标的价格大涨不应当成为对他人评头品足甚至起冲突的“资本”——作为基金经理的张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基民创造回报,而不是“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感”;来自中芯国际技术负责人不同的意见,更值得分析师严肃且认真地对待,以便及时修正自身研究成果与实业界实际情况可能相左的情况,避免被人贴上“懂太多影响赚钱”的标签。

    当然,一个健康的市场也需要观点的争鸣,需要智者的批判,行业分析师自然也可以和实业界争论,也可以评价基金经理的持仓,但要得到公众认可和支持,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分析师应当跳出自己研究的行业,以更宽的视野和客观、中立的心态去评价他人的观点和行为,而不是厚己薄彼、以行情论英雄,为自己的行业造势,提高关注度。

    第二,所有的论据、论点必须严谨、专业,经得起检验和质疑,符合市场真实的需求。如此,争论才不会变成争吵,评价也才有价值。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顶上”生意不好做:一单两三万,还不能一劳永逸,为了让男人掏钱,植发公司全靠营销先行

    下一篇

    辉瑞、莫德纳上调对欧盟疫苗售价;水井坊终止酱酒合资项目;网易云音乐通过港交所聆讯;理想汽车7月交付量再创新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