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王华第一次遇到牛振西时,问他,这个救援队干的事“那不就是打捞吗”,牛振西纠正她:“救援!”王华又问:“不就是打捞尸体什么的吗?”牛振西继续纠正:“救援!”
纠正对方是“救援”不是“打捞”,是牛振西的常态,对他来说,“救援”与“打捞”之间,或许就像“生”与“死”,原本就不应该放在一起。
每经记者 可杨 每经实习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文多
牛振西正在指导新队员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韩阳 摄
牛振西的电话,被排在河南省各地救援队汇总图表的第一位。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是牛振西所在的队伍。16年前,牛振西和几位同样爱好水上运动的朋友发起成立了这个救援队。这之后,牛振西就一直坚持带队从事义务水上救援工作,没有救援的日子,他也和团队的副手王华一起,奔波在宣讲安全知识的路上。
河南灾情最严重那两天,牛振西的手机没有停止响过,几天下来,他的嗓子已经哑了,但59岁的他依旧坚持在一线。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岁月在他的额头和眼角刻下不少皱纹,朴素且平实是牛振西气场中明显的特质。但当牛队长开始指挥工作,言行之间便流露出淡定与坚毅。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问起,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16年的水上救援之路?一直面容严肃的牛队长突然笑了,“因为我的电话是公布在第一位的,不管怎么着,再苦再累,最起码老牛这一生被别人需要过,这也就足了”。
正在忙碌的牛振西与王华(中间背靠窗穿红衣者)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救援队的王华觉得,老牛(牛振西)脾气很倔。
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最初听到这个救援队的名字,总是把“水上救援”,理解为“打捞”,而牛振西则很忌讳这个词,每次都强硬地纠正对方。
王华,原本是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老师,她初识牛振西时,对方正在路边擦救援车。王华觉得好奇,走过去问他这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牛振西告诉她,这是水上义务救援队,属于民间的公益救援队伍,随后他又补了一句:“就是看谁掉水里了,把他捞上来。”王华觉得,“那不就是打捞吗”,牛振西纠正她:“救援!”王华又问:“不就是打捞尸体什么的吗?”牛振西继续纠正:“救援!”
纠正对方是“救援”不是“打捞”,是牛振西的常态,对他来说,“救援”与“打捞”之间,或许就像“生”与“死”,原本就不应该放在一起。
后来,王华知道牛振西已经干了十几年义务救援,于是也加入了救援队,“坚持16年就做这一件事,就这个事一说,我觉得很多人都会竖大拇指。”从这支救援队开始,从前那些现场要价的“救援”越来越少。
“老牛也可‘差劲’了,把人家饭碗都给人家劈了。”王华开玩笑说。
这次灾情中,偶尔牛振西会接到一些陌生来电说要捐款。王华记得,前两天晚上就有人给牛振西打电话,说要通过微信给他捐款100元作为心意。但牛振西却不记得对方是谁,电话那头的人也只是说,自己几年前给牛振西捐过200元。因为对方觉得救援队干了这么多年很不错,这一次洪水了,还想再捐一点。
尽管对方一再表示没有多少钱,但牛振西还是坚持说,捐款可以通过正规渠道通过红会捐,或者是定向捐到救援队来。
而另一类人,则是因为没听过这支民间救援队,打来电话满足好奇心。
对于救援以外的事,牛振西总是不愿多说,也不爱宣传自己的事迹。王华觉得牛振西脾气倔,也不会宣传,属于“你爱咋地咋地,我就干我的事,你愿支持不愿支持拉倒,我能干我都干,我不能干我就不干,干完,活儿没了就走了”。
这也让很多没有被救援过的人,从没听过这支救援队。
7月27日,救援人员驾驶橡皮艇、冲锋舟等在卫辉城区搜救被困群众 图片来源:新华社
牛振西总是在一线,这一次,他的队伍也是最早投入的民间救援队。
灾情发生前,牛振西和王华正在做安全宣讲。这几个月,牛振西在没有救援工作的日子里,总是带着王华一起四处宣讲,为的就是尽可能变事后打捞为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在他们看来,少掉进去1个,其实比救出来10个更重要。
这次暴雨的通知电话,就是在讲课过程中打进来的。有关部门拨通了牛振西的电话说,这次雨好像不简单,救援队要积极备勤,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当天下午,牛振西就接到了消息:农业路沙口路路口下穿隧道严重积水,有一辆车基本上快沉没到底了,害怕有人员被困,请求救援队配合搜寻。
“牛队一听有人,就感觉只要是人命关天的,都该第一时间反应,然后就赶快跑过去。”最后救援队发现车里没人,所有人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随着他们队伍的电话被公布在郑州民间救援队电话表的第一位,牛振西变得忙碌起来,当晚他就接到了2000多个求救电话,到22日已接到上万个电话。
除此之外,牛振西还要带队配合公安、消防等进行各种搜救、转移甚至打捞工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道:“把关键救援力量协调到最需要的地方,才能不漏掉任何一个生命。”再后来,在有关部门的部署下,他成了“民间水上救援总指挥”,哑着嗓子继续指挥调度民间救援。
这些天,牛振西一直在一线救援,连轴转了几天,他觉得:“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啊!再累再辛苦也要干!”团队的志愿者也一样,灾情发生前几天,王华的母亲腿摔骨折了,但她却一直在前线救援,即使父亲有些抱怨,也没空回家照料。
他们每天穿着红色的队服忙碌,衣服都臭了也没空换,但牛振西不在意这些。“因为咱们是来救灾的,救灾各种困难都会遇到,都要有应对的能力。(这样)才能参与到救灾活动中来,不能光靠热情。”他说。
在这场救援里,59岁的牛振西成为了民间救援团队中的重要角色,王华觉得,牛振西是绝对的精神领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