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科创板开市两周年:大涨与破发齐现,“硬科技”底色凸显,减持潮未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22 09:26

    ◎除“硬科技”属性凸显外,科创板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科创板设置了更宽容的上市标准,目前已有20多家未盈利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特殊公司或重要公司也有特别支持,VIE架构和红筹企业也有成功登陆科创板(的),这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虽然在发行价上博弈激烈,但在二级市场绝大多数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均大幅上涨。

    ◎“解禁不是很重要,因为解禁不代表减持。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科创板解禁后的减持比例大概就3%左右。”广发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曹柳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产业资本的减持还是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解禁后减持潮的情况。

    每经记者 朱万平    每经编辑 张海妮    

    2021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板两周年。两年间,科创板IPO融资额超过3800亿元,占同期A股融资额逾4成,板块市值从零起步,如今突破5万亿元。

    站在两周年的关口回望,作为A股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改革的整体效果较好,符合预期。总体来看,在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理念,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项重大改革平稳落地。

    “目前科创板推行约两年多时间,它提高了A股的包容性和市场化程度。在包容性上,非营利、VIE架构、同股不同权、分拆的企业也可以上市;在市场化上,打破了此前IPO发行市盈率23倍的红线,可谓成绩显著。”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科创板特色还是科创属性和包容性,聚焦于科创属性。”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称,对公司盈利能力、股权结构、差异化表决权等的宽容性大大增加。不过,科创板运行两年,尚未经过一轮牛熊周期的检验,未来科创板如何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助力硬科技企业更好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科创板开板两周年,“硬科技”底色凸显

    “总体而言,科创板树立起了‘硬科技’形象。尽管有少数公司被质疑科创属性不足,但不少标杆还是不错的,市场也发挥了价值发现作用。”王骥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科创板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已形成了一些集聚效应。 

    数据显示,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行业上市公司占比合计超过70%。而截至7月19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有311家,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两年间,科创板IPO融资超过3800亿元,占同期A股IPO融资额超过43%。 

    “硬科技”更加凸显也体现在研发投入上,去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与营收之比的中位数为9%,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总数比重平均为28.6%,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04项,均高于A股其他板块。  

    在成长性方面,去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9%。截至7月16日,科创板有98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超六成公司业绩预喜。其中康希诺-U(688185,SH)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95倍~545倍,净利润为9亿元~10.5亿元,同比扭亏。 

    除“硬科技”属性凸显外,科创板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科创板设置了更宽容的上市标准,目前已有20多家未盈利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特殊公司或重要公司也有特别支持,VIE架构和红筹企业也有成功登陆科创板(的),这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市场定价博弈趋向“买方市场”,大涨与破发齐现 

    经过两年的运行,科创板企业IPO定价也更趋成熟和有效。开板之初,科创板股票较为稀缺,市场更加偏向于“卖方市场”,拟IPO公司和承销商的话语权相对更大,掌握定价权,而随着科创板快速扩容,市场标的越来越多,在流动性变化的背景下,风向变了,市场更偏向于“买方市场”。 

    这表现在一级询价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激烈,不少卖方价格被压低。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243家IPO公司平均首发市盈率(摊薄,下同)为29.19倍。分季度来看,今年二季度的平均发行市盈率明显低于一季度。比如今年6月上市的铁建重工(688425,SH)首发市盈率只有11倍。今年以来,科创板公司首发市盈率在20倍及以下的比比皆是。 

    虽然在发行价上博弈激烈,但在二级市场绝大多数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均大幅上涨。其中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的个股就有205只,占比超过65%。而今年6月23日上市的纳微科技(688690,SH)上市首日最高上涨约14倍,打破了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纪录,成为近两年来的最牛新股。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科创板新股在上市首日大涨,也与“买方市场”下发行价被压低有关。而发行价的压低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新股上市首日的股价暴涨。例如,龙腾光电的发行价就仅为1.22元/股,但上市首日却暴涨超过7倍。  

    除上市首日大涨外,也有上百家公司在上市首日后继续大涨。以美迪西为例,美迪西在上市首日大涨71%,以71元/股收盘,此后又继续上涨,阶段高点达580元/股(前复权)。类似的还有安恒信息、明微电子、泰坦科技、佰仁医疗等。

    不过,激烈市场博弈下,也让许久以来的“新股不败”神话终于走下神坛。到目前为止,科创板破发个股有20多只。比如,开普云(688228,SH)的首发价格为59.26元/股,而以后复权价格计算,截至7月19日开普云的收盘价为37.3元/股,较发行价跌幅超过37%。 

    “破发的出现,说明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我们应该借助这个趋势,让市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让新股破发常态化,这样从新股发行环节,市场就能起到调节作用,而不仅仅是监管的调节。把监管的调节,让位给市场的调节,这个市场就成熟了。”联储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尹中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7月迎超2300亿解禁高峰,产业资本减持力度弱 

    目前,科创板普遍较首发价格浮盈丰厚。其中,纳微科技、美迪西等浮盈都在10倍以上,20多家公司浮盈在5倍以上,而IPO前入股的资本成本较发行价更低,浮盈更丰厚。在科创板两周年之际,也将迎来2021年的解禁潮。

    Wind资讯显示,截至7月19日,今年7月~12月,对应的解禁市值分别为2355.71亿元、1362.78亿元、599.84亿元、479.40亿元、470.78亿元及805.63亿元。其中,7月的解禁市值占2021年科创板解禁总市值近四分之一,仅次于2020年同期3527.37亿元的规模,成为科创板开板以来第二大解禁高峰。 

    而在今年7月将解禁的2300亿元市值中,中芯国际解禁超过410亿元、奇安信解禁396多亿元、寒武纪、君实生物、孚能科技分别解禁超过240亿元、230亿元和210亿元。解禁高峰来袭背景下,市场难免担忧赚得盆满钵满的初期投资者会落袋为安、集中减持,从而对指数形成压力。 

    “解禁不是很重要,因为解禁不代表减持。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科创板解禁后的减持比例大概就3%左右。”广发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曹柳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产业资本的减持还是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解禁后减持潮的情况。 

    而根据7月14日浙商证券发布的研报,今年以来,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整体上随解禁规模的变动而波动。其中,今年2月中旬为减持高峰期,减持规模约在150亿元左右,之后下滑到数十亿元。不过,从今年5月开始,减持规模有所扩大,但尚未超过年初高峰时的水平。 

    实际上,早在去年7月,第一波解禁高峰来临时,为缓解可能存在的对市场的冲击,上交所便出台了减持新规,出台了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的实施细则,这种非公开减持,不仅方式更灵活,也减少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嘉夏 摄(资料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上证指数开盘上涨0.03%,创业板指上涨0.35%

    下一篇

    控股股东拟减持,片仔癀跌近5%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