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7月13日9时40分左右,沪指报3559点,创业板指报3560点,创业板指数发布11年后首次超越上证指数。不过,上证指数成为创业板指的背景板着实有些“委屈”。
上证指数编制的起点是100点,在接近31年的时间内涨至约3566点(7月13日收盘,下同),年复合收益率为12.22%;而创业板指起于1000点,11年时间上升至约3515点,年复合收益率为12.11%,两者接近且上证指数暂时还略微占优。
只是投资者们容易忘却上证指数历史久远但回报诱人的年代,而创业板近两年多来的牛市却是新鲜的记忆。人们也不太会注意到上证指数包含1500多只股票,体量庞大,而创业板指只有100只成分股,两者差着一个数量级,推动指数上涨所需要的动能自然也不具可比性。
创业板指这轮上涨,被视为成长股对价值股、新兴行业对传统行业的胜利。从市值上看,宁德时代超越五粮液成为深市第一,在整个A股也仅次于茅台、工行、建行,排名第四。此外,创业板的东方财富总市值超越中信证券成为券业“一哥”,迈瑞医疗、爱尔眼科市值也早就超过了老牌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在成长股迭创新高的同时,以茅台、美的为代表的传统价值股却陷入了痛苦的调整,“茅指数”也被“宁组合”所取代,成为当下A股行情最重要的特征。而与创业板相似,集中了芯片、生物制药、先进材料等行业的科创50指数,5月以来也大涨了20%,华润微、中微公司市值攀上千亿。
与成长股的高歌猛进相比,在上证指数中占据大量权重的金融股却显得极为落寞。今年以来,银行业指数(BK0475)累计下跌1.95%,而非银金融指数更是大跌了21%。
不过,高收益高风险,这是金融市场亘古不变的铁律,成长股投资者想要博取高收益,就必须以承受股价更大的波动为代价,但承受这种风险并不意味着能获得预期中的回报。以创业板892只股票为例(剔除2021年上市新股),年内上涨的总计有479只,占比约一半;涨幅超过创业板指(18.5%)的则只有236只,占比26%。据笔者计算,在创业板指18.5%的年内涨幅当中,仅宁德时代、东方财富、亿纬锂能等七大权重股,就贡献了其中约16个百分点。
创业板指短暂超越上证指数,只有纯数字上的意义。人们厚创指而薄沪指,不过是出于对机会成本的天然厌恶,投资本身也就是在做选择题,而选择就必然有机会成本,对于错过成长股的投资者来说,虽失之东隅,但可收之桑榆。比如,如果投资者去年一季度买工商银行,算上股价和分红,过去这一年的回报也有10%左右。
跟风成长股还是守住价值股?这取决于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率,不论哪种选择,能达到你的预期即是好的投资,若非要与回报最好的股票比较,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