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大国资本市场之融资:31年4300余家公司登陆A股,实现融资总额近17万亿,助力企业腾飞!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6-28 09:44

    31年时间,共有4360家公司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包括IPO、增发、可转债等募资方式,共实现融资总额近17万亿。三十年峥嵘岁月,资本市场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一些家喻户晓的大企业,正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得了发展初期所需要的宝贵资金,向着世界级航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每经记者 王砚丹    每经编辑 吴永久    

    1990年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设立,正式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历史征程。三十年峥嵘岁月,资本市场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一些家喻户晓的大企业,正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获得了发展初期所需要的宝贵资金,向着世界级航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31年时间资本市场实现融资近17万亿元

    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自1990年以来至2021年6月23日,31年时间,共有4360家公司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募集资金38684.96亿元。上市公司共进行了5048次增发融资(一些公司进行了一次以上融资),合计募集资金97973.84亿元。配股次数为1023次,合计募集资金约为6575.22亿元。

    此外上市公司还发行了53次优先股,合计募集资金8967.89亿元。发行了603次可转债,合计募集资金11402.47亿元。发行了321次可交债,募集资金4078.42亿元。以上股权融资方式合计为上市公司贡献了167682.84亿资金。


    分行业来看,在Wind一级行业分类下,31年时间,资本货物行业融资最多,合计融资金额达到23889.42亿元;其次是银行业,合计融资23544.48亿元。材料Ⅱ、多元金融、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总融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此外,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软件与服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国民经济新兴领域总融资金额均超过5000亿元。

    分地域来看,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为区域发展助力。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31年来总融资金额均超过1万亿元。

    31年时间,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一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知名大牌。

    以三一重工为例,2003年三一重工上市,因成为“股改第一股”而被投资者所熟知。这家生产重型机械的公司见证了中国大地在改革开放之后三四十年时间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其IPO融资金额仅为9.33亿元,之后进行过2次增发、发行过1次可转债,总融资金额为75.36亿元。但2020年,三一重工已经成为年营业收入355亿元、净利润55亿元的蓝筹大企业。上市18年时间,三一重工为投资者现金分红192.16亿元,目前其市值接近2400亿。

    格力电器是另一家中国资本市场奇迹的代表。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首发募集资金仅仅420万元。上市后25年,格力电器增发2次、配股2次,合计募集资金51亿元。今天格力电器成长为一家年收入超过300亿元、净利润超30亿元的大企业,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分红23次,累计分红金额为674.15亿元。

    资本复利的力量、公司踏实经营,两者缺一不可,方能成就一家伟大的上市公司。优秀上市公司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力,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三一重工没有首发募集的9.33亿元、格力没有首发的420万元资金,或许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资本市场为激活科技势能、助力企业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要求不断提升,科创兴国成为全社会共识。与传统产业相比,新经济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发展周期长,此时,资本市场又担负起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新使命。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截至2021年6月24日,开板两年时间,有289家公司登陆科创板,通过首发合计募集资金3720亿元。其中,中芯国际、中国通号IPO募集资金最多,分别达到532.3亿元和105.3亿元。

    上交所在评价科创板2020年年报时指出,科创板以科技势能激活发展动能,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巨大潜能和活力。科创板已汇聚了一支超过7.5万人的科研队伍,平均每家公司超过280人,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三成。此外,2020年科创板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新增专利方面,全年合计新增知识产权16300项,其中发明专利达到4500项。

    科创板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它的跨越式发展提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助力实体经济中的巨大潜力。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一书的序言中也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资本市场日益成为经济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

    在《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一书中,证监会还提出了九大目标和多个关键时间节点,其中目标之一是“到2035年,形成股权与债权、场内与场外、现货与期货有机联系、错位发展的多层次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中国资本市场正和亿万投资者、经营者一道,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2035年并不遥远,相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会有更多企业借助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坚力量。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31年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券商总资产近8.8万亿,从业人员近35万人,投资者约1.87亿户!

    下一篇

    大国资本市场之投资者保护:构建立体投资者保护格局,投资者满意度大幅上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