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新冠疫苗定位都是以二级预防为主,兼顾一、三级预防。即各国疫苗计算出的保护率都是针对发病的,包括预防轻症、住院、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所以各国都会有一些人打完疫苗也可能被感染。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近来广东出现的新冠肺炎病例牵动着国人的心。6月6日0~24时,全省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广州报告3例,深圳报告1例;另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1例,广州报告。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广州报告1例,湛江报告1例。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本土感染病例中,有4名患者注射了第一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
打了疫苗仍被感染是怎么回事?还有没有必要打疫苗?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期间回应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邵一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打了疫苗还会感染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上述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的实例则是另一回事。“这再次说明,打疫苗绝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全程免疫才能实现疫苗的保护效果。”他强调说。
他解释,疫苗的保护作用可以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防感染,可以保护接种者不感染,这是最理想的;二级预防是防发病,或者说使轻症不变成重症甚至发展至死亡;三级预防就是哪怕感染了,有一点症状,但体内病毒量很少,很难传给别人,即防传播。
“世界各国的新冠疫苗定位都是以二级预防为主,兼顾一、三级预防。即各国疫苗计算出的保护率都是针对发病的,包括预防轻症、住院、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所以各国都会有一些人打完疫苗也可能被感染。”邵一鸣说。
那这个概率有多大?邵一鸣表示:“概率不高,我们国内没有大量感染事件,所以无法测试。美国的确测过,他们9000多万人打完后记录了大概9000多人还会感染,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当然这个统计不一定全。由此看来,以二级预防为主的新冠疫苗,也能产生不错的一级预防效果。” 邵一鸣指出。
谈及疫苗的可持续性,邵一鸣表示,不同类型的疾病和不同类型的疫苗,疫苗保护期长短不一,因为新冠是一个新的疾病,所有经验都要靠现在的数据积累,我们正在积累这些数据。比如接种6个月、9个月甚至一年是什么样,当然接种已达一年的人极少,已经有小部分人群达到6个月~9个月。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会考虑在什么时间需要加强疫苗接种。
邵一鸣强调,不管接种人群的免疫消退到什么程度,打过疫苗的人跟没有打过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打过疫苗的人哪怕抗体一点都测不出来了,他体内还有大量的免疫记忆细胞,只要再碰到病毒,就会有较强的基础免疫。“所以说接种疫苗一定会比没有接种疫苗好。”
在接种疫苗时会看到有一些附加条件,例如基础性疾病、年龄限制等。邵一鸣表示,接种疫苗设有禁忌症说明患有此病的人接种这种疫苗不安全,因此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按照说明书来接种。
对于年龄限制,邵一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疫苗有使用指南,对年龄情况有说明,按照说明书并且根据接种医生的要求做就可以。之前因为60岁以上人群的数据积累很少,因此还不能打,现在数据积累够了,60岁以上也可以接种疫苗。
此次疫情,深圳病例感染的是英国变异毒株,广州很多病例感染的是印度变异毒株。不少人担心,现有疫苗对变异病毒是否还有效?
对此,邵一鸣解释,病毒变异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基因层面,即病毒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它对病毒的特性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叫基因型变异,在这个数据库里变异类型已经成千上万了;另一个是表型变异,就是特性发生变化,这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变异类型。
邵一鸣说,表型变异有三个变化是我们高度关注的,一是看它流行速度是不是加快,二是看它致病力的变化,是不是能够导致疾病加重,三是看它能不能逃脱现有疫苗的免疫监测。世卫组织会把这种病毒列入高度关注名单,目前上了名单的病毒种类并不多。
邵一鸣表示,评价病毒变异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体外的、在实验室层面的研究数据,一类是在人体的、真实世界的数据,包括临床试验数据、真实世界疫苗应用过程当中产生的数据等。
目前已经发表的数据都显示,现有疫苗对变异病毒仍然有效。如病毒载体疫苗在英国和南非进行的试验显示,现有疫苗对英国发现的变异株没有任何影响,仍然能保护得很好。对南非发现的变异株保护率略微下降,但是保护率仍然在50%以上,也能达到疫苗保护的标准。
谈及我国灭活疫苗对变异病毒的保护效果,邵一鸣说,科兴的灭活疫苗在巴西发现的变异株流行地区的两个测试当中,都显示保护率仍然很高,有效控制了当地疫情。6月1日,巴西圣保罗州政府宣布,在该州塞拉纳小镇进行的大规模疫苗接种项目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该小镇90%以上的居民接种了科兴疫苗后,该地区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95%,有症状的病例数下降了80%,住院人数下降了86%。
“所以说我们的疫苗对变异毒株的保护效果还是不错的。”邵一鸣说,大家不用担心,现有疫苗仍然有效。
邵一鸣也表示,未来变异株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出现现有疫苗不能很好保护的状况,但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续,企业也已经把这些列入高度关注的变异病毒纳入新一代疫苗研制计划。
“并且,我国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因为整个疫苗生产工艺不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的早期流行株换成现在对我们有威胁的变异株,一个生产周期,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的疫苗,所以说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有足够的研究能力和生产能力,根据对变异株监控的结果做出相应反应。”邵一鸣说。
目前已经上市的疫苗有一针的、两针的、三针的,普通人应该如何选择?是否可以“盲打”?
对此,邵一鸣解释,这三种疫苗主要是根据疫苗特点确定了针次。病毒载体疫苗是借助病毒进入细胞,由于它本身就是个病毒,进入细胞能力很强,所以打一针就能诱导出比较强的免疫力。
“灭活疫苗常规是打两针,第一针诱导免疫记忆,第二针可以诱导很强的记忆反应,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邵一鸣说,重组蛋白疫苗是在体外通过工程细胞制备出抗原,高度纯化之后提呈给免疫系统,需要打三针,这样会得到最好的效果。
邵一鸣表示,从保护性上来讲,这三种疫苗都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选哪一种都一样。从安全性上来讲,也没有大的差异。但是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对病毒载体类的疫苗过敏,有的人可能对灭活疫苗过敏,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如果选择打2~3针的疫苗,打完第一针已经出现比较强的过敏反应怎么办?邵一鸣表示,第二针可以选另外一种疫苗,即“混打”,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种。
邵一鸣说,一般而言不推荐“混打”,因为还缺乏研究数据的支持。但是对特殊人群可以换种类。比如阿斯利康的疫苗在欧美使用时,打第一针时有的人就出现了血栓,那么第二针他们就推荐换打mRNA疫苗。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