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赵雯琪 实习编辑 陈剑锐
中国国家邮政局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用时仅5个月,比2017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达到400亿件提前了7个月,比2020年提前约2个月。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经济的“黑马”,快递物流业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规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今快递业务量屡次刷新纪录,显现了中国快递市场巨大的发展韧性、蓬勃活力和增长潜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物流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物流又有哪些新的机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这些问题独家专访了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
魏际刚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高速发展,物流业也相应高速发展,走到了国际的前列。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物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引领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他认为,中国物流业要服务于国内需求和战略需要,未来发展应该以“物流强国”目标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要用系统思维、供应链理念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产业对物流的驱动,进一步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优化物流结构、提升物流业功能,走绿色、低碳、国际国内统筹道路,实现从“物流大国”到“物流强国”的迈进。
促发展 物流成支柱性产业
中国物流业的历史,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
魏际刚表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物流行业从过去薄弱、能力不足发展到现在具备较完整的体系、结构逐渐优化、功能相对强大,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价值的状态。中国物流构成了从干线、到支线、到末端,从本地到地区、省际、国家再到“国家之间”的联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和服务体系。
此外,魏际刚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市场主体由小到大,目前很多细分领域都有规模很大的物流市场主体,也有一大批中小型物流企业群体,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物流发展生态。
与此同时,物流的装备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迭代,从运输装备、仓储设施、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快递配送等方面硬件和软件,物流行业都得到大幅度进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物流行业就业群体数量也位列世界之首,铁路、航空、海运、水运、邮政快递行业超过5000万人。
“物流占国民经济比重在稳步提升,已成为支柱性产业,不仅仅应用于日常的商品流通,还在生产、生活、商贸流通、国际贸易、市场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魏际刚表示。
简而言之,中国物流在过去几十年完成了“质”和“量”的巨大的飞跃。
从“量”的角度来看,中国物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用时仅5个月,比2017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达到400亿件提前了7个月,比2020年提前约2个月。
而在“质变”方面,物流和相关产业融合在不断加深。魏际刚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自身链条也在发生裂变。过去在很多人观念中,物流属于传统行业,如今平台型物流、柔性物流、快递、配送都成为重要的业态,航空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也在加速发展。
在魏际刚看来,当下是物流业和数字化加速融合的阶段,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会使整个物流成本结构更加优化。
中国物流巨大的存量,为数字化和物流融合渗透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现在二者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深度融合,但是大量的领域还处于融合的过程中,“当下物流行业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物流数字化、信息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魏际刚指出,未来物流数字化要通过5~8年来完成。
补短板 应加强国际化布局
在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里,物流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当下的新起点和新发展格局赋予了物流更高的使命和定位。
在魏际刚看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物流业基础性作用十分明显,物流基础设施的规模、结构以及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很大程度决定了双循环效率,也将支撑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他认为,中国物流业要服务于国内需求和战略需要,未来发展应该以“物流强国”目标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
从战略层面看,魏际刚表示,物流需要实现网络化、精细化,来满足人民对产品和服务的良好体验,同时要进一步推动物流和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进一步推动物流智慧、绿色、国际化发展,把各种分散的物流资源互联互通,实现深度协同。
而在现有的国内物流网络基础上,物流行业还需要构建一个链接世界的全球化服务体系,包括国际化航空、铁路、海运、公路和国际化邮政、快递、仓储配送、多式联运为全球化生产和贸易提供支撑。“未来中国物流需要培育世界级的物流服务集团,能够在全球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魏际刚表示。
在此背景下,中国物流需要短时间内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补短板,航空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农村物流、西部边远地区的物流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第二,推动物流装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第三,推动物流战略通道的建设;第四,在保证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方面,还需要在国外市场加大布局。
“当下环境,各界需要协同构建面向未来的物流标准体系,包括物流底线标准、安全标准、消费者满意标准、国家战略标准和国际相统一的标准体系,来支撑物流的进一步标准化发展。”魏际刚进一步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速发展之余,绿色环保在物流行业的比重也正在加大。魏际刚表示,在我国碳排放结构中,交通运输排放比重占7.5%,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物流行业要对自身进行绿色化改造,整个物流发展要按照绿色理念进行规划、设计、组织、运营,让物流与环境、自然的关系更加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时间里,中国物流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一次追赶,主要是规模追赶;未来,中国物流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二次追赶,包括质量、效率、创新、竞争力等各方面追赶,实现中国物流业在全世界的引领地位。”魏际刚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