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1年净赚超8亿元:辣条界“扛把子”卫龙将登陆港股,腾讯、高瓴、红杉等知名机构参与前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5-13 17:17

    ◎根据上市文件的数据,在过去三年(2018年至2020年)卫龙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分别为27.52亿、33.85亿、41.2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润达4.76亿、6.58亿及8.19亿元人民币。根据2020年的数据,卫龙的产品主要分为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与其他产品,收入贡献分别为65.3%、28.3%和6.4%。

    每经记者|袁东    每经编辑|何剑岭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或多或少都吃过辣条这种零食。而依靠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食物,竟可以做到一年净赚8个多亿,甚至即将踏足资本市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的上市资料昨日被香港交易所披露,如果一切顺利,卫龙将在此后一段时间登陆港股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卫龙感兴趣可不止年轻的朋友,一众投资界、实业届的大佬也都纷纷参与投资,其中包括了腾讯、高瓴、红杉资本、云锋基金等等。

    近三年利润连续大幅增长

    刘卫平和刘福平两兄弟早在2001年就开始创业,并在2003年申请了卫龙商标,随后成立平平食品,并开始生产卫龙大面筋、小面筋等产品。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卫龙不断扩大规模,建立全渠道销售及经销网。

    卫龙指出,自己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数据,按2020年零售额计算,卫龙在辣味休闲食品行业居首位,市场份额达到了5.7%,是第二名的3.8倍。同时,公司在调味面制品、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等细分行业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看卫龙的天猫旗舰店发现,首页有魔芋爽、网红卤蛋等主力产品。

    根据上市文件的数据,在过去三年(2018年至2020年)卫龙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分别为27.52亿、33.85亿、41.2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润达4.76亿、6.58亿及8.19亿元人民币。根据2020年的数据,卫龙的产品主要分为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与其他产品,收入贡献分别为65.3%、28.3%和6.4%。

    卫龙指出,公司的愿景是传统美食娱乐化、休闲化、便捷化、亲民化及数智化,为此卫龙计划实施以下战略:持续投入品类与品质建设,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继续深耕品牌建设,精进用户运营;拓展经销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数智化建设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巩固生产制造能力优势,战略性扩张生产能力;巩固研发能力优势,升级研发设施和管理系统。

    明星机构扎推投资

    卫龙的管理层也有显著的家族化特色。正所谓“打虎亲兄弟”,除了刘卫平(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与刘福平(执行董事兼总裁)是兄弟外,彭宏志(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与陈林(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刘忠思(副总裁)与刘氏兄弟也都有亲戚关系。

    此次卫龙赴港交所上市也引来了众多资本的介入。在今年3月31日,中信产业基金、高瓴、腾讯、云锋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厚生投资、海松资本、Duckling Fund,L.P.都作为前投资者参与了卫龙股份的认购。而上述共计8家机构认购卫龙股份的金额也是达到了5.49亿美元。

    根据上市文件,虽然目前卫龙上市募集的资金具体金额还未确定,但是募资将用于以下用途:用于扩大和升级公司的生产设施与供应链体系,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产能、仓储管理和产品质量;用于审慎地投资及收购对公司业务有协同作用的企业;进一步拓展销售和经销网络;用于品牌建设;用于产品研发活动以及提升研发能力;用于推进公司业务的数智化建设等等用途。

    纵观目前的港股市场,内地的餐饮、食品企业也不少,除了此前备受关注的火锅股海底捞、呷哺呷哺、九毛九外,与卫龙相似的还有周黑鸭,周黑鸭股价在最近一年表现优异。而此次卫龙的拟上市,或许会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澳柯玛:董事长李蔚、副董事长张兴起辞职

    下一篇

    中汽协:5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生产完成36.9万辆 同比下降11.9%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