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农业农村部: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28 23:38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就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注意到,《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已对外发布,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国家层面启动的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该计划提出了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年推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要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介绍,2008年开始,原农业部陆续发布实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现了遗传改良的全国大联合、大协助,开启新阶段,取得积极进展。

    具体而言,首先是全国畜禽育种体系初步建立。遴选建立了191个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测定体系,建立猪、奶牛、肉牛遗传评估平台,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其次,全国畜禽生产性能显著提升。另外,全国畜禽种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协同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逐步推广应用,猪、鸡等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相继发布。”时建忠说。

    谈及种猪进口问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表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来伊份:聘任吴明朗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下一篇

    营收增七成、净利翻番,水井坊一季度打“翻身仗” 近一个月股价已涨超五成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