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经济发展类“硬”榜单,关于幸福、宜居、生活质量等“软”评比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诉求。
成都传媒集团 李维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4月23日,“中国美好生活城市”重磅揭晓,大连、上海、长沙、北京、成都、杭州、贵阳、海口、深圳、福州上榜十大“大美之城”,上饶、北海、安庆、佛山、苏州、宜昌、保山、泉州、泰安、湖州上榜十大“秀美之城”(地级市)。评比还根据城市级别和细分指标评出“秀美之城”“舒适之城”“向往之城”“心仪之城”各10个。
“中国美好生活城市”榜单源于“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这项已经持续十五年的调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推出。调查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价值维度,下设21项分级指标,通过问卷已累计收集150多万个中国家庭关于美好生活的感受,让上榜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选”之城。
近年,与城市竞争同样红火的,还有各类城市评价榜单。城市的发展表现直观地体现在一张张不同的主题的榜单中,可以说,榜单表现已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
除了经济发展类“硬”榜单,关于幸福、宜居、生活质量等“软”评比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诉求。
创造美好生活,为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使命?
是大势所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此,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经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图片来源:张建 摄
是竞争所需。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竞争百舸争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认为,“以前的竞争‘以物为先’,招商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则‘以人为本’,未来的城市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城市必须吸引更多的人才,才能凝聚新一轮发展动力。
吸引力从何而来?2017年以来,全国百余座城市加入“抢人大战”。落户、补贴、创业支持等五花八门的“人才新政”,只能解决人才“叫得来”的问题,如何持续引才“留得住”,则需要更多考量。
杭州是“抢人大战”的最大“黑马”。综合猎聘发布的数据调查报告和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第四季度到2020年末,杭州市人才净流入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较2019年实现翻番。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把“杭州秘籍”指向幸福生活品质:杭州大力建设品质之城、改善营商环境,教育、医疗、创业环境逐年改善,并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是人心所向。
清华大学研究发现,幸福指数与经济发展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当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左右,幸福指数与经济上涨曲线将出现拐点,在此之后,幸福指数不再必然随着经济收入的上涨而升高。
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倪子君指出,“所有国家在经历这个过程的时候都该意识到,人们满意度的提高已经不再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而转向了更多元的幸福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均GDP在2019年已超过1万美元,北京、上海人均GDP在2018年就超过2万美元,早已越过“拐点”。“以前我们调查发现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绝对性地高,但现在它已经下降了。大家现在关注度前三的问题中,第二名是健康,评分仅比收入低一点点,第三是家庭关系。”倪子君介绍。
因此,城市必须提高对收入以外,其他人民幸福因素的关注度。城市的建设要从单纯地提升物质生活条件,转向更多地关注人们的民生和情感需求,这样才能支撑人们在城市发展阶段幸福需求的转型。
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更便捷的交通系统、更优美的生态环境……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也有不同的期望。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动态性,让美好生活城市建设成为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我们很难定义出它最终应该成为的样子,却可以从一些城市的经验中获得解题思路。
今年“中国美好生活城市”评比,成都获得“大美之城”和“向往之城”双城美誉。据主办方介绍,“大美之城”的评比关注城市本地居民感受,“向往之城”则来自外部评价。“内外双优”的成都,到底有何“幸福密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路线图的系统擘画。2月1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正式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为“幸福征程”绘就路线图。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十大工程”渐次铺开,硬件打造与服务提升并重,成都从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出发,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所期待美好生活的具象化表达。
“开门问策”直击痛点。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曾明友早前表示,“十大工程”是在前期“开门问策”广泛问计于民的基础上形成的。今年1月,成都就《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充分的意见吸纳让“十大工程”在系统性之外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以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为例。作为“十大工程”之首,成都为了让市民“钱袋子”鼓起来使出“十八般武艺”。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和“蓉漂”青年人才系列招聘活动,组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编制《2021年成都市农业农村投资指南》,开展“交子之星”上市倍增行动计划,健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
提收入、稳就业、拓渠道、育环境,“细分”政策的成果在调查中有了直观反映。魏翔透露,“调查问卷显示,经历2020这个特殊年份后,成都在收入变化、收入预期等细项指标上增速较快”。
释放机遇共建共享。“十大工程”包含许多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但成都希望它不只是一个“民生工程”。
4月21日,成都聚焦“十大工程”发布《成都市首批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422条供需信息把幸福美好生活场景以清单式、事项化推送给社会各界。例如,在高品质公共服务方面,释放项目招标、融资对接等47项政府需求信息;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方面,释放工作应聘信息、创新创业平台入驻方式和扶持政策等48项政府供给信息。
通过定期向全社会发布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成都意在引导国有企业、社会资本以及各市场主体、市民等资金资源多元参与,形成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良好机制,进而形成城市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和内生动力。
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倪子君在活动中分享了一个心理学研究结果,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受3个因素影响,50%由先天遗传决定,10%受外部环境影响,剩下的40%受个人意识掌控。因此,“城市建设就要承担起让大家接受幸福感教育的责任,引导和塑造大家感知幸福的能力。”
如果说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做好了基础工作,那么强化感知,把人民的“获得体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该是美好生活城市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在这一点上,“成都经验”同样值得借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从广泛征求意见到落地推进,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用密集的举措和广泛的宣传牢牢吸引着人们注意力;同时,高参与度也不断提升人们对“幸福美好”关注度。
为更好地回应市民期待,成都创新建立了涵盖市民观察员、专业观察团、网络观察员三支队伍的观察制度。
除了加入观察团不定期实地调研“十大工程”推进情况,还依托公共服务平台畅通网络观察通道,常态化收集、分析、处理市民意见,邀请市民提诉求、提建言、晒幸福、参与话题讨论,为幸福美好生活“发声”。
“还可以通过积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直接用心理服务的方式提高人们的积极情绪。”倪子君介绍,除了传统的晤谈方式,目前脑电、VR、生物反馈仪等高科技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实践,直接地改善人们的心理状况,满足心理需求。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