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周程程 每经编辑 陈星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经过8年持续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白皮书指出,脱贫攻坚战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资料来源:《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视觉中国图 杨靖制图
易地扶贫搬迁960万人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方式搬迁了960多万人口,实现全面脱贫。
洪天云强调,现在重点任务是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群众在“搬得出”的情况下稳得住、有就业,还要逐步致富。这项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促进搬迁群众更充分更稳定就业。坚持扶志扶智和扶技扶业相结合,深入开展就业的专项帮扶。同时,帮助搬迁群众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切实组织好外出务工,不断扩大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都有人能够实现就业。
二是推动后续产业可持续。针对一些安置点产业发展与劳动力结构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指导各地将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立足当地比较优势,真正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大家知道,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人,集中安置点800人以上的有3.5万个,上万人以上的大社区有60多个。这些点必须配套‘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有的配套还没有完全完备的,必须跟上去,加快完善一体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新老居民共享公共服务。”洪天云说。
四是构建开放融合的安置社区。完善社区治理,重视人文关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搬迁群众与所在地居民融合交往,提高搬迁群众对新社区、新居住点有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促进安置点邻里和睦、人心相通、开放融合。
对贫困户进行动态识别
4月6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钥匙,也是这轮脱贫攻坚战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性理念。
夏更生指出,贫困识别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在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薄弱环节是贫困识别,这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启动识别到比较精准,再到相当精准,有一个过程。
夏更生介绍,2014年启动实施建档立卡工作,全国识别了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首次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的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基本情况。从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差不多用一年时间“回头看”,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予以清退,对符合条件的、最初没有纳入的予以纳入。从2017年之后,每年动态调整,使之不断精准。
“中国对贫困户的识别是动态的,不是一次识别定终身。”夏更生表示,当然,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期间还是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对如何发现这些对象都至关重要。
夏更生指出,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发现。一是自己申报,谁有什么困难、什么短板,自己最清楚,可以自己申报。二是通过基层干部帮助群众来反映,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群众中间,熟悉群众情况。三是行业部门比对。夏更生举例说,通过大数据,比如医疗支出造成支出骤增,或者没有参与产业、没有进行就业导致收入骤减,通过这种途径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帮扶。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