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热评|巨头纷纷离场 网络互助大势已去?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06 09:12

    每经评论员 涂颖浩  

    最近,两家网络互助头部平台(水滴互助、轻松互助)接连关停,让不少市场人士感叹,该来的还是来了。不仅仅是这两家千万级会员平台,前有百度灯火互助和美团互助,后有悟空互助,种种迹象显示,网络互助“关停潮”已然来袭。业界公认的网络互助三大平台之中,如今仅剩下会员人数上亿的相互宝去留暂无定论。

    网络互助发展十年,从2011年抗癌公社(现康爱公社)悄然上线,拉开了网络互助的时代大幕。2016年,随着一众互联网流量平台蜂拥而入,平台数量和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直到2018年底相互宝上线,次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飙升超过1亿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底,我国已有超过3亿人加入网络互助平台。

    蚂蚁金服入局之后,滴滴、百度、美团、苏宁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开启网络互助市场,这一创新模式成为流量平台的标配。彼时的网络互助犹如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城里的人却想出去。2020年,网络巨头百度旗下的灯火互助计划在运营300天后宣布关闭。由于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美团在2021年初正式关停了相关业务。 

    笔者留意到,网络互助关停的公开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监管点名提示风险,存在违规宣传和经营等情况;二是用户逐步流失,规模发展成为瓶颈;三是没有找到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项目运营面临亏损问题。

    在业内看来,互联网公司相继关停网络互助,既是对该业务发展现状、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反思,也是行业由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初,银保监会相关领导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的发言释放出网络互助监管信号——下一步,还将对网络公司做互助业务进一步关注,了解其运行的方式和风险情况,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停潮”来袭,网络互助站上了十字路口。那么,网络互助还能走多远?

    笔者认为,网络互助要想发展下去,首先要解决监管缺位问题。网络互助绕开传统保险公司,同时也非常契合用户的体验与消费习惯,受到网络巨头青睐。但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的网络互助,一直没能摆脱头上悬着的剑——缺失监管部门监管,也没有相应牌照。在金融领域严监管下,网络互助也不应绕开监管。对于非持牌经营,监管也曾指出涉众风险不容忽视。

    其次,网络互助虽不是“保险”,但也发挥了互助共济的积极作用,这一点应该坚持下去,起码应做到以非营利性目的为主。据公开数据显示,近七成相互宝受访成员年收入低于10万元,三成受访成员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水滴互助有超过七成人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得益于网络互助的兴起,让更多的家庭有了获得保障的途径,其低成本和便利性也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欢迎。

    最后,在经历行业最终洗牌之后,互联网流量平台将对去留作出抉择,留下的将是坚持初心、抱着长期经营信念者。笔者认为,随着“类保险”非正规军纷纷退出,未来持牌化、合规化的网络互助在不确定性消失后,有望走上稳健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年轻人追捧的“朋克养生”、资本眼里的千亿赛道,功能性食品吃的是保健还是寂寞?

    下一篇

    巨头纷纷离场 网络互助大势已去?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