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高铁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内河通航里程……多项“世界第一”彰显我国交通领域历史性成就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01 22:05

    ◎一项项“世界第一”,彰显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交通大国,并正在一步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未来30年,我国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公路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

    生产性码头泊位2.3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2520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也是世界第一;

    民用航空颁证运输机场238个;全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15.6万公里;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4085.9万公里,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这一项项“世界第一”彰显出几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我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交通大国,并正在一步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今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通过了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未来30年,我国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曾表示,站在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新起点,我们要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各个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当中,与有关方面通力协作,对照“十四五”规划纲要,逐项加以落实落细,确保可操作、能见效。

    郑万高铁重庆段正进行铺轨作业 图片来源:新华社

    铁路路网建设快速发展

    回溯1949年,中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线路和枢纽。成渝、兰新等大批铁路干线陆续建成,延伸到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区。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

    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0倍,年均增长2.6%

    在这其中,高铁无疑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一张亮丽的名片。

    截至2019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9万公里 数据来源:Wind

    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经过近十年快速建设,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截至2019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19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达3.5万公里 数据来源:Wind

    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此前在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时期,铁路行业深入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建设交通强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先行作用。

    在路网建设方面,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主骨架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和普速干线铁路加快建设,重点区域城际铁路快速推进。智能京张高铁、北煤南运重载通道浩吉铁路等一大批新线开通运营。全国路网布局持续优化,路网质量显著提高,中西部地区铁路网不断完善,枢纽及配套设施不断强化。

    在运输质量方面,铁路行业大力实施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输供给能力、服务品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2015年到201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9.6%,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6.9%,客货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能源、资源等重点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铁路装备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并形成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

    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实现了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系列化产品谱系基本形成。智能型动车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铁路大功率机车、重载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养护维修检测设备以及施工机械装备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新技术应用不断创新。

    此外,铁路改革也逐步深化。行业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成效明显。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投资铁路比例大幅提升。国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京沪高铁公司等成功上市。铁路运输法治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航面貌焕然一新

    几十年来,我国民航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过几十年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民航机场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幅提高,航空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民航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介绍,十三五是民航发展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民航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运输规模快速增长,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服务品质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深化改革全面推进,行业总体发展符合规划预期,综合实力位于国际民航前列,正在努力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

    具体而言,首先是运输规模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民航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2015-2019年,民航运输的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10.7%4.6%。中国民航航运输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并逐年缩小与第一位的差距。

    其次,航线网络通达性大幅提升。十三五以来,民航局以枢纽建设为牵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导航空公司优化航线网络布局,航线网络不断完善。

    截至2019年末,我国民航航线里程已超过900万公里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19年,境内通航城市已达234个,国内航线4568条(包括港澳台航线111条);境外通航65个国家的167个城市,国际航线953条。我国已与127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再次,行业安全水平持续保持世界领先。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运输航空已连续安全飞行121个月、8669万小时。从运输航空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5年滚动值看,中国民航为0,世界平均水平为0.088,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此外,运输服务品质也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民航局大力提升航班正常水平,航班正常率已从十二五期末的67%大幅提升到2019年的81.6%,连续两年超过80%

    “我们连续五年开展服务质量专项行动,重点推行‘无纸化’乘机、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开通12326监督投诉电话,机场餐饮基本实现‘同城同质同价’,实行机票退改签阶梯费率标准,出台《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实现‘军人依法优先通道’全覆盖,为人体捐献器官开通航空运输绿色通道等,努力为旅客创造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和服务品质。”冯正霖说。

    目前,民航局正在编制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期间民航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民航将会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以智慧民航建设作为十四五民航建设的发展主线,全面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创造更长的安全周期,大力改善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航空出行需求和现代化航空物流发展需求。

    人民用邮获得感逐步增强

    “家书抵万金,快递暖人心”。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整个邮政快递行业发展迅速,高峰期快递量达到每天3亿件的规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以“十三五”期间的一组数据为例:“十三五”期间整个邮政行业的业务收入规模从2015年的4039亿元增长到1.1万亿元,五年净增7000亿元,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2%;全行业新增吸纳社会就业超过100万人,每年年均增长20万人;快递年业务量从2015年的207亿件增长到今年的800亿件以上,五年翻了两番。

    不仅如此,邮政业每年服务的用户数从2015年的700亿人次增长到今年的1500亿人次;邮政服务网络实现了行政村以上全覆盖,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了98%,自营国际快递网络服务覆盖超过了60个国家和地区,全行业拥有的国内快递专用货机从71架增长到130架,投入运营智能快递箱超过40万组。

    邮政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大幅度增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的第90位,我国已经有7家快递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其中有3家品牌快递企业2020年的业务收入规模突破了1000亿。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这五年是全国人民用邮获得感最强、行业实力增长最快、贯通一二三产业最实、国际影响力发挥最大的五年。行业基础战略性作用得到了显著提升,邮政业对一二三产业的支撑力度更加凸显,服务更优、时效更快、通达更广、业务更全。

    “特别明显的是,高效的、性价比很好的邮政和快递服务,支撑服务了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马军胜介绍,这五年来,全国邮政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拓展,并重点推进了快递物流园区和航空快递的货运枢纽项目建设。全国新增了313个配备全自动分拣设备的枢纽,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

    “我们还大力推进快递下乡和快递进村两大工程,现在快递在农村的网点已经覆盖了3万多个乡镇。”马军胜说,邮政部门在城乡末端服务终端里也加大了建设力度,密度大幅度提升,全国目前拥有邮政快递营业网点32万个,按照14亿人计算,意味着每4500人就有一个服务网点,这么大的密度,在世界各国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邮政业的创新发展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的技术在加快应用,智能客服、智能仓、北斗导航技术已经开始应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的应用和智能安检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通过技术迭代升级,大幅度提高了我们运行的效率。”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安徽建工控股子公司环境违法被罚1.904万元

    下一篇

    街电、搜电正式合并 日订单峰值将达到300万单/天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