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驱动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者、官员、企业家在这场论坛上提到挑战、机遇和憧憬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30 23:31

    每经记者 叶晓丹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3月30日,新沪商联合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党百年与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新机遇”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吸引了沪上诸多企业代表参与,企业家群体如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把脉经济发展趋势、洞悉商机变化、抓住新机遇成为热议的话题。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表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极其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未来发展有三个最关键的驱动力,其中包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则提出,希望企业家们在技术创新领域能对标技术先进国家。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源星资本董事长兼管理合伙人卓福民、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大华股份(002236,SZ)董事长傅利泉、联影医疗首席投资官蔡涛、盒马联合创始人沈丽则从实业与资本的角度分享了各自对未来十年企业发展的认识和预判。

    朱民:三个关键驱动力将影响中国经济未来

    朱民在演讲中分享,2020年的疫情加速和推进了一系列的结构性经济变化,这都会深刻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未来几十年,朱民认为有三个最关键的驱动力:第一,老龄化和长寿化,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远远超过想象,将从根本上改变需求、改变供给、改变金融;第二,关于“碳达峰”、“碳中和”,这其中不仅仅是排放的问题,中国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影响未来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抓手和机遇。它在根本上改变能源,并在改变能源的同时在根本上改变所有的制造业、建筑业,最终是社会方式的变化;第三,全面数字化创新。在科技领域,“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还是一件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而战略和对策就是新基建。新基建的核心是在物流和人流上加数据流,通过数据流、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等和人流物流综合,形成新的价值流和资产流。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则分析表示,中国迈向未来5至15年有三个历史点位。第一个历史点位,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二个历史点位,在“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中,需要关注两个指标:一是全要素劳动生产力,二是如何弥合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差异;第三个历史点位,在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同时,千方百计促发展,交替打好两场“战役”。

    同时,周汉民强调企业家需具备三个责任:第一,在技术创新领域对标技术先进国家,和平竞争;第二,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培养具备感召力的企业家精神。

    把握双循环 推动实业与资本良性发展

    2008年成立的新沪商联合会,如今已历13载。在此次论坛上,新沪商联合会先后与76家各国驻沪总领事馆及20多家国际商会建立了联席合作关系。同时,还同13家行业协会签约战略合作。

    立足企业,未来十年,又该如何把握发展新机遇?

    新沪商联合会创始会长、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表示,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双循环,尤其是内循环;未来中国的内需市场一定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最核心的动力;第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始货币“放水”,那么资产一定会涨,什么样的资产会涨?按照这个思路去做投资。

    谈及实业与资本市场,郑永刚表示:“杉杉的战略是实业,国家鼓励做实业,政策扶持做实业,我也是从厂长出身,中间也做过金融、资本,但是回归实业肯定是本源,有了实业作为基础,将来在资本市场上怎样发展,怎样提高都是有基础的。”

    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则认为,未来数据和智能会驱动新的应用和价值,对“智慧物联”充满信心。以前智慧物联是为安全,而现在新的使命是“让生活更智能”,是新的赛道,未来有广阔的投资价值。

    对于疫情后备受关注的医药领域,在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看来,现在医药产业现状是极度碎片化,6000多家药企,10000多个流通商,52万家药店,其中一半是单体药店,最大的连锁药店占不到2%的份额。而这个行业虽然壁垒很高,但将来发展最大的驱动力是科技。其中首先是互联网科技,第二是大数据,第三是可穿戴设备,第四是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

    同处医药行业,联影医疗首席投资官蔡涛认为,对于国内企业投资人来讲,应该非常关注有技术含量的企业,或者在技术方面投入的企业。

    作为新零售新物种,盒马联合创始人沈丽分析称,未来零售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多元化、精准、高效。商品和品类是否非常丰富和多元化?能不能基于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场景需求下提供商业模式、服务?“精准”则是要知道消费者、消费群体在哪里,通过不同的手段触达引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企业内部决策要具备高效性,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能不能高效决策?在供应链端能不能快速触达消费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巴安水务:实控人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 股票停牌

    下一篇

    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表现突出 130名纪检监察干部受表彰嘉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