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周宇翔
近日,一则H&M声称因为中国新疆地区存在“强迫劳动”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问题,所以H&M不会再与当地的服装工厂合作,也不再采购当地的棉花的公告被曝出,这份公告随即引发公众怒火,而H&M以傲慢态度作出的回应犹如火上浇油,引发网友新一轮声讨。H&M为何会做出这番操作?得到的又是什么?就有关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接受了央视《新闻1+1》节目采访。
HM说在新疆地区进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可信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我觉得H&M本身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一家著名企业,在新疆地区、在中国都有大量商业合作伙伴,它要想做可信、尽职的调查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但它选择道听途说,根据一些所谓的不可靠的证据来抹黑中国,一定是别有用心。
HM碰瓷新疆棉花别有用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在西方很多国家里边存在着所谓的自己的价值观,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他感到担忧,对于中国企业、中国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也感到忧心忡忡。H&M本身具有很深的财团背景,我觉得他自己也陷入到纠结之中,它在市场竞争中感受到了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但同时又宁愿牺牲一些经济利益,迎合西方一些媒体、民众,在战略上配合一些西方政府,选择政治议题,一些所谓的标准,在遏制中国的道路上相互加强合作,帮助他们扼杀中国企业和中国产业,由此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果更多企业作出类似HM的所谓商业决策,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不光是H&M,还有很多国际著名纺织服装的品牌商、制造商、营销商,他们都是BCI的会员,所以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商业利益,包括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关系,有些企业在中国也有着巨大的商业产业,有很多门店,有很多生产厂商,中国企业也为他们进行贴牌生产,在全产业链上进行了有效合作,中国消费者也都非常熟悉这些著名企业的商业品牌,有很多品牌的纺织服装都是消费者非常喜欢且非常愿意购买的。在这些企业与中国市场进行分割的过程中,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会产生一定影响,对消费者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损害。同时,对于中国棉花种植工人、农民,对于相关纺织服装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害,既不利于就业,也不利于消费者,同时也不利于产业更快发展。
如果BCI会员企业“抱团”抵制新疆棉花,如意算盘能得逞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新疆棉花产量已经占中国棉花产量的87%,长绒棉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棉花期货交易市场也有一定的国际棉花定价权。如果打压中国新疆棉花,会使其他棉花出口国,比如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之一的美国,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这样他的棉农会从中获得一定利益。另外,一些重要的纺织企业,比如美国、欧盟等一些重要品牌商,他们在中国的纺织企业受到一定打压之后,在国际上的强劲竞争对手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他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可能有所提高,从而获得商业利益。但是这样做对中国不利,对他们自身也不利。我觉得在短期之内对我们有少许的影响,不过从中国自己应对的策略来看,中国也会努力的去改善棉花种植的经营环境,也会获得广大民众对于中国品牌的纺织产品的支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最大的消费国,其实我们的回旋余地很大,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纺织服装产业也会获得更快的发展,他们期望通过这种方式,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遏制中国的竞争力,最终他无法阻止中国纺织产业快速的发展,也无法阻止中国棉农在机械化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的目标其实很难实现。
当H&M恶意抹黑新疆棉花,我们又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 桑百川: 当抵制新疆棉花的行为已损害中国棉花企业的名誉和商业利益,我觉得中国的供应商完全可以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比如H&M的行为,属于发布了严重不实的虚假信息,是一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起诉它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另外,H&M所采取的“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和原材料”、“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等一些做法,实际上都违背了非歧视性的商业原则,法律上我们也完全可以提起商业诉讼。另外,如果对新疆棉花的抵制未来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有关部门也可以考虑利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对他们进行制裁。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一加一》)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