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地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在未告知或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偷偷获取客户的人脸识别信息,让外界担忧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这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防备呢?
计算机视觉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苗启广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隐私保护和人工智能伦理的角度而言,需要通过具体的法规来规范人工智能相关算法的使用,让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受到约束。对个人来说,当商家需要采集人脸信息的时候,应该要明确说明用途,同时还可以要求商家出具相关证明,说明采集到的信息只用于什么领域。这样的话,即使将来出了问题,还可以及时进行追溯。但他承认,这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很多时候商家的霸王条款会强制或未经允许就采集人脸数据。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赫然则表示,在国家层面应该出台规定,在有摄像头或者监控设备的场景下,要求商家事先对人像采集设备进行标记,再进行人脸识别和数据采集,并且还要规范商家在使用相关数据时避免数据泄露。对于个人来说,也要通过科普来让大家了解自身的人脸生物信息被采集和使用的情况。
也有公司表示,可以通过提取面部特征值来替代原始人脸采集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