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满屏都在涨!龙头更是7连板!碳中和概念如何选?看这几只基金就够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16 18:19

    碳中和概念龙头个股华银电力今日实现7连板,引发资金对该板块强烈关注。

    每经记者 叶峰    每经编辑 肖芮冬    

    近期指数持续调整,前期热点板块纷纷回调,而碳中和概念却脱颖而出,概念龙头个股华银电力今日实现7连板,引发资金对该板块强烈关注。

    然而,碳中和概念涉及板块众多,包括锂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环境治理等,板块个股数量庞大。在市场资金第一轮炒作过后,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有一定业绩支撑的个股,或能通过哪些基金进场呢?

    碳中和概念股如何选?

    开年以来,碳中和概念成为市场热点,不少个股轮番表现,龙头个股华银电力更是实现了7连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华银电力昨日晚间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公司主营火力发电,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股权比例较低,有关投资收益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敬请投资者注意公司经营相关风险。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碳中和时代来临,意味着我国的能源结构将得到优化,将助推大环保产业新机遇。然而,碳中和概念涉及板块众多,包括锂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环境治理等,板块个股数量庞大。

    在市场对热点概念第一轮炒作过后,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有一定业绩支撑的个股呢?

    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碳中和指数,但是观察相关行业指数近期的表现,已经可以发现当前市场的热点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关于环境、环保和低碳相关的指数目前有10只,其中不少指数近1个月表现良好,但分化也比较严重,如环境治理(399806)1个月累计上涨15.7%,而内地低碳(000977)则下跌了14.74%。

    碳中和概念相关指数

    10只指数一眼望去,感觉都是环保概念,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相关指数走出不同步的走势呢?

    环境治理(399806)近一个月表现最好,该指数前10大权重股中,并没有热门的锂电池、光伏等概念个股,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格林美、华宏科技和怡球资源。

    内地低碳(000977)近期表现不佳,通过观察该指数权重股发现,主要原因是权重股中锂电池、光伏等热门个股权重较大,而近期的大幅调整持续拖累指数,该指数前三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和长江电力。

    公开资料显示,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从沪深A股中挑选日均总市值较高的50只低碳经济主题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低碳经济类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

    进一步观察发现,涨幅靠前的指数中,权重股基本没有锂电池、光伏等个股;而跌幅靠前的指数则基本都是受到锂电池、光伏个股的拖累。

    主要指数已实现被动跟踪

    如果投资者面对以上分析还是不知如何下手,看看相关基金吧,通过基金进场,不仅可以分散个股风险,还可以把范围再缩小。

    中证环境治理指数(399806)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和节能再生等环保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环保治理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标的。

    目前跟踪环境治理指数的基金有3只,均为LOF,从近一个月表现看,表现不错,收益均超14%。

    中证环保产业指数(000827)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业务涉及资源管理、清洁技术和产品、污染管理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环保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目前跟踪中证环保指数的基金有7只,3只LOF、2只联接基金、1只ETF和1只指数基金。

    中证环保产业50指数(930614)是根据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对于环保产业的界定方法,选取资源管理、清洁技术和产品、污染管理的代表性公司组成样本股,反映环保产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该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目前并无基金跟踪,不过3月15日,国泰中证环保产业50ETF发行,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

    除了上述3只指数外,其余指数目前暂时没有基金实现跟踪,但以上基金已基本跟踪覆盖了碳中和概念的大部分标的。

    主动管理型基金主要跟踪3个业绩比较基准

    而在主动管理型基金方面,主要跟踪了3个业绩比较基准,其中,业绩比较基准主要跟踪为中证环保产业指数收益率的基金共有有12只,而从近一个月回报看,收益全部为负,除了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跌幅在7.28%外,其余跌幅均超过了13%。

    业绩比较基准主要跟踪为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收益率的基金有6只,表现最好的是诺安低碳经济A\C,近一个月回报超过了5%;而跌幅较大的浦银安盛环保新能源A\C,跌幅超20%。

    业绩比较基准主要跟踪为中证中财沪深100ESG领先指数收益率的基金有5只,近一个月回报均为负。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联合光电:股东南海成长减持股份约1786万股

    下一篇

    视频|韩国抄袭中国榫卯技术申遗成功?网友吵翻了,专家:没有太大必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