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气候中心答每经问:多因素叠加致去年汛期气候异常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2-09 22:22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2月9日,中国气象局举行2月新闻发布会。

    2020年,全国共出现37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汛期雨区重叠度高,夏季南方地区发生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2020年汛期我国降水异常偏多,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重,造成这种气候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造成2020年汛期降水异常,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极端洪涝,这是热带和中高纬多因子多时间尺度叠加作用的结果。

    去年暴雨洪涝灾害偏重

    《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共出现37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汛期雨区重叠度高,夏季南方地区发生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年内,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

    其中,夏季我国平均降雨量373.0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仅次于1998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淮河和太湖流域为历史同期第二多。

    对于气候异常的情况,宋连春认为,2020年汛期我国天气气候极为异常,降水异常偏多,强降水过程多,极端性突出。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又更加复杂,除了受西北太平洋、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影响外,还受青藏高原、北极、欧亚地区积雪的影响。

    宋连春分析,造成2020年汛期降水异常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极端洪涝是热带和中高纬多因子多时间尺度叠加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热带海洋信号。2020年冬季开始,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并在夏季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最暖,它和弱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相叠加,造成汛期西太副高异常偏强,其强度超过了1998年和2016年。

    其次是冬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偏多(1981年以来历史第二),造成东亚夏季风弱。

    另外,2020年汛期中高纬环流经向性大,冷空气过程频繁,使得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长时间在长江流域交汇。这些因子协同作用造成了长江中下游的极端洪涝。

    “影响我国气候异常的因子极为复杂,国家气候中心将继续对气候异常及预测进行深入总结,对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提高研究型业务质量和水平。”宋连春说。

    建冰冻圈灾害预警系统

    宋连春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很多地区极端天气频繁,这正是气候变化一种表现形式。

    “观测表明,极端强降水事件和极端高温事件在增加。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端的高温事件和极端的强降水事件频率还会增强,强度还会加大。”宋连春说,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我国降水的变率加大了,有的年份很多,有的年份很少。“2020年我们降水较多年平均偏高了24%。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近日,印度冰川断裂发生洪水造成该国多人伤亡,冰川断裂与气候变化存在密切关系。

    宋连春称,气候变暖对冰冻圈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对全球和中国均是如此。

    据介绍,全球观测一致性的结论是:整个冰冻圈都呈消融退缩趋势。因为冰川消融和多年冻土退化,会导致冰冻圈灾害频繁发生。

    “全球发生了很多冰冻圈灾害,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近60年来,青藏高原及周边高山区总体呈暖湿化趋势,升温幅度超过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也是我们国家区域当中降水增加最多的一个地区。”

    宋连春说,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冻圈各种各样的灾害发生。2018年10月,泥石流导致雅鲁藏布江形成堰塞湖,对下游居民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和影响。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估,未来整个亚洲高山区冰川冻土和积雪将持续退缩,灾害频次也会增加。

    “我们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冰冻圈灾害风险,要做好应对,建立风险早期预警系统。”宋连春强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务院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

    下一篇

    楼面单价9.26万!招商蛇口夺得上海单价“地王”,预计未来房价卖13万才能保本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