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李净翰
据新华社26日晚间消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副部长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倪虹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出手,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好预期,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图片来源:新华网报道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海、深圳均出台楼市新政,对假离婚、假结婚买房现象重拳出击。其中,上海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深圳对不具备购房资格的家庭成员,暂停夫妻婚内更名。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住建部赴上海、深圳督导楼市
据新华社26日报道,在调研督导中,倪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倪虹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出手,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好预期,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要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深圳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
上海、深圳重拳出击
1月21日、1月23日,上海、深圳分别出台了有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
上海
1月21日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等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土地到规范市场秩序等多纬度管控市场。《意见》自2021年1月22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上海市房屋管理局
据第一财经,《意见》包含10条举措,进一步强调了上海市对调节住房需求、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度。
其中,《意见》着重加强了对需求端的限制,如第3条意见规定,离异夫妻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第4条意见规定,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第5条意见规定,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等。
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此番政策的出台是基于近期上海楼市持续高温的背景,“目前市场上有打新热,房东连续跳价,市场有躁动情绪,对楼市稳健运营造成影响。尤其是马上会面临3、4月份的小阳春行情,及时出台政策可及时阻止市场中的乱象并且稳定市场情绪和预期。”
深圳
1月23日晚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商品住房购房资格审查和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八项措施,核心聚集在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强购房人资格审查方面,并专门启动了“购房意向登记系统”,违规者三年不得在深圳买房。
据第一财经,《通知》要求房企和房产经纪机构会同商业银行验明“购房人的收入证明、征信报告、购房款来源以及近一年及以上的银行流水单”尚属首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商和房产中介在楼市“打新”中的责任,裨益遏制楼市乱象。但《通知》将购房资质审核完全交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似有不妥,实际执行仍有待更进一步的细化政策出台。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明显
为什么2021年调控从一线城市开始?根源还在于房价上涨过快。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2020年11月扩大0.1%。而二线城市这一价格环比则上涨0.1%。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上涨更为明显,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2020年11月扩大0.1%。而二线城市这一价格的环比涨幅为0.1%。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出现“年底翘尾”行情,房价涨幅相对偏大。
据证券时报调查,一些性价比高的新盘项目以及优质学区房成为本轮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代表”。北上广深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但似乎都酝酿了足够推升楼市上行的动能。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轮房地产市场波动原因还包括疫情影响下的信贷超发与需求回流,这表明各地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维持高压态势,若仍有躁动行情,不排除有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将出台。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表示,从全国来看量价回升的区域集中在长三角以及大湾区,北方地区的楼市回暖尚不明显。不过,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各项资源丰富。而疫情之后,北京房地产市场交易量集中释放,市场改善型需求明显增加。从全国房地产调控看,调控政策越来越细节化和局部化。
编辑|李净翰 肖勇 王嘉琦
校对|孙志成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第一财经
截至1月27日07:2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100201258例,死亡2154530例。关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动态,请点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