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段炼
1月25日,人民银行举行“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发布会(第五场),介绍“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条法司副司长谢丹、征信管理局副局长田地、征信中心主任张子红、央行营业管理部主任杨伟中等负责人出席会议。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下称《决定》),将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推向全国。据谢丹介绍,《决定》实施后,全国市场主体可以享受到统一登记的便利。当事人可7×24小时在线自主办理登记、查询、登记流程简化,查询效率提高,成本显著降低,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征信中心已经正式对外提供统一登记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北京、上海分别启动动产担保统一登记试点工作,试点在北京18个区市场监管局和上海16个区市场监管局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机场分局开展。由央行征信中心在登记系统提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四类财产抵押登记。
张子红表示:“从2021年1月1日至目前,新发生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四类动产抵押登记的占比已经超过了9%,市场反映比较良好,整体过渡比较平稳。”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约60%以上的资产为应收账款和存货,但金融机构担保贷款中,约60%要求提供不动产担保,动产担保融资不足40%。谢丹表示:“形成错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机构相对分散,登记查询效率较低,影响了动产融资的发展。”
1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决定在全国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助力企业担保融资。在前期试点之后,原由市场监管总局承担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登记等,改由人民银行统一承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
据悉,上述制度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对优化营商环境及小微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谢丹指出,统一登记实施后,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提供便利。一是登记和查询效率明显提高。实施统一登记能够实现登记查询的“一站式服务”,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在线服务,当事人可以随时自主在线办理登记,无须登记机构审核,即时办理、即时生效。
二是显著减轻企业的负担。统一登记涵盖了企业常用融资的担保类型,如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业务,以及保理、融资租赁、所有权保留这些具有担保功能的交易。统一登记的办理主体也由以前的“企业等担保人为主”转变“为以金融机构等担保权人为主”,免去企业到现场提交材料、办理登记的负担。
三是明显提升了金融机构等担保权人接受动产和权利担保的意愿。统一登记能够便利金融机构查询动产和权利的已担保信息,清楚掌握担保权的优先顺位,降低和控制信贷风险和成本,更好地保护担保权人的利益。
会上,张子红表示,全国31个省市均有登记发生,国务院规定的7类业务均有登记发生。同时,加强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加强政策引导、宣传普及,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效显著。2020年平台促成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2.1万亿元,加倍完成国务院交办的“促成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工作任务”,为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超预期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工作中,由于是市场主体自主登记,然而登记机构不对登记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那这将如何确保登记内容真实性?避免虚假信息带来的融资风险和成本的提升?
对此,谢丹表示,与实质审查相比,自主登记能够显著提高登记效率,也符合现代登记服务理念和国际上最佳实践经验。在实质审查模式下,当事人要提交担保合同、基础合同以及能够证明交易真实性的全部材料,登记机构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查。这种模式会显著延长当事人办理登记的时间,增加登记成本,不利于担保权人在担保设立后及时完成登记,取得公示效力。
她进一步指出,从国际上看,目前已经有71个经济体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登记机构不做实质审查也成为通行做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担保交易示范法》也明确提倡自主登记的方式。
对于在自主登记模式下如何保障交易真实性的问题。谢丹认为,一方面是办理登记的担保权人有动力和意愿全面准确地填写登记信息。实施统一登记后,办理登记的主体变更为金融机构等担保权人,担保权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在设定担保前会主动核实担保财产的真实状态,也会在登记时全面准确地登记担保财产信息。从前期四个地方的试点情况来看,没有发生因虚假登记出现的纠纷。
“第二方面是如果出现错误或者虚假登记,登记系统会提供充分的救济渠道。”谢丹指出,当事人发现登记内容与实际不符,可以要求担保权人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担保权人不同意变更或注销的,担保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在统一登记系统自主办理异议登记。同时征信中心可以根据生效的法院判决、裁定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撤销相关登记。此外,统一登记系统的用户均通过身份验证,如果因虚假登记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征信中心可以协助司法部门确定办理登记的当事人身份。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