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央企混改比例达70%,但体制机制市场化转变还有差距,症结之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01 09:10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543880029981038592.jpeg

    △△△识别上图中二维码,查看每日经济新闻年度投资特刊《韧劲2021》

    企业是市场的竞争主体,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不少企业特别是服务行业广大中小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展望2021年,中国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将如何发展?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过程中,各类企业又怎样发挥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将如何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力?国企改革领域又将有哪些新进展?

    在《每日经济新闻》推出的“2021站在复苏的地平线上”年度系列专访中,《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围绕这些问题,对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进行了专访。

    季晓南认为,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找准定位,应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核心环节,做强做优,同时要积极吸引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充分参与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8656653453756104704.png

    打造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

    国企和民企、大中小企业要紧密协作

    8656653453756104704.png

    NBD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上中下游市场主体的关系?如何依靠上游国有企业的改革,带动下游企业发展?

    季晓南: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靠和现代化,是2020年5月份以来中央反复强调的一项迫切任务,“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也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论述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

    在我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很多国有企业都处于上游,不少是行业龙头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整合产业链,形成更有效的供应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国有企业要在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首先,要找准产业定位。要着力补齐产业链的短板环节、缺失环节,构建完整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增强关键要素的供给能力、重点难点突破能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巩固好产业链的完整性。

    很多产业的产业链很长,比如汽车生产,国企更多应该集中在整车的研发和制造上,一些关键的零部件可以自己掌握,包括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等,这些关键或核心零部件最好掌控在自己手中。其他很多零部件可以让更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不需要整个汽车生产链条上什么环节都自己做。

    第二,要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加大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装备投入,着力构建以国有骨干企业为核心,其他所有制企业为上下游、共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和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完整的产业链。

    第三,要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的供应链或产业链一定是上中下游企业利益共享的,如果零部件协作企业弱或整个链条的配套协作能力弱,龙头企业的竞争力也不会太强。

    对于大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需要形成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如果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大企业“以大欺小”,出现在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或是支付资金等方面压制小型供应商的情况,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利润微薄甚至没有利润,中小企业就可能偷工减料。既然在同一产业链或供应链上,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配套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就应该共生共赢,共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要共担成本、共担风险,而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把产业链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压得很苦。

    第四,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大企业或龙头企业,要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协作,必要时要去帮助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扶持它以满足大企业的要求。

    例如,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很多零部件或设备是委托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生产的,国有大型造船企业可以扶持从事造船零部件或设备生产的中小企业,包括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这些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设备达到标准。这也是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方面,大企业负有很大的责任。

    第五,要形成产权的紧密联系。可以通过国企与民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一种以产权为纽带的产业链供应链,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当然,强调形成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并不是要关起门来另搞一套,中央强调的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要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学会在更深层次扩大开放中进行更高水平国际合作,打造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NBD:“十四五”规划《建议》把“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2021年国企改革中,会在加强国企科技自立自强、锻造国企创新力方面采取哪些针对性举措?

    季晓南: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彰显了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凸显了党中央对创新的高度重视。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我国重大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中央企业发挥了战略支撑作用。如何在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方面迈出明显步伐,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央企业承担着重要责任。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国有经济的创新力,这是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保证和根基。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这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相对国内的民营企业,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无论是创新资源还是基础设施都相对较强,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潜能,可以大大提升国有企业的创新力。在这方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分配、超额红利的分享、期权股权的推广等,都是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总之,要努力破除一切影响和阻碍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国企科技创新的潜力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

    二是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国民经济的398个行业中,国有经济涉足380个行业,占比超过95%。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线过长,分散了宝贵的资源,一方面造成不少行业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足,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的要求,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整合国有经济资源,把腾出和集中的资源更多投向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国有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作用,尽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研发的平台建设,大力提升自主自强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企业。

    7737442131909618688.png

    四是要打造更有活力的创新链。一方面,要围绕一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组织中央企业进行上中下游协同攻关,另一方面,要联合民营企业进行联合攻关。重大科技攻关不能光靠国有企业单打独斗,要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作用,集中各方面资源进行创新攻关。


    8656653453756104704.png

    通过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加快体制机制转变

    8656653453756104704.png

    NBD2021年是“十四五”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一年。您认为这一年国企改革的主要基调是什么?

    季晓南:我认为,2021年国企改革的总基调应是“落实、落实、再落实”。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指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既然是“三年行动”,关键是抓好落实。2021年是第二年,是十分关键的一年。把三年行动确定的各项国企改革任务尽快落实到位,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顶层设计“1+N”文件已经基本成型,这些年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双百行动等方面也进行了广泛探索。现在到了进一步推广落实的阶段,实施三年行动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要求和这些国企改革试点取得的经验以及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解决,尽快落实落地。

    NBD: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您看来,混改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下一步如何深化国企混改?

    季晓南: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积极推进,也涌现出一批典范,比如中国联通的混改就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3076935418626925568.png

    中国联通混改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让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从“单兵种”模式和“一股独大”,向“集团军”模式和“产权多元化”升级转型

    “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什么要提“深化”?从我的理解来看,当前混改的“面积”已经不算小了,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混改比例已达到70%,但是专家学者和社会普遍感觉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根本原因在哪?我认为,其中一个制度性根本原因就在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即社会经常议论的“一股独大”。

    企业的体制机制是由股权结构决定的,如果国有资本作为大股东持股比例偏高,混改后企业的体制机制就很难有明显转变。因此,2015年8月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提出,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一般来讲,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比例可以较低一些,可以采取相对持股的结构,这样体制机制就容易按照市场化要求发生变化。

    下一步,该如何加快体制机制转变?我认为,要通过股权结构优化和调整来实现。2020年10月12日的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明确提出,鼓励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进来,作为积极股东参与治理。

    需要注意的是,深化国企改革要尽量引进战略投资人。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不一样,财务投资人主要是追求投资的安全性、增值性,而战略投资人在给国企带来资金、满足财务上要求的同时,能够给国企的战略实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帮助。战略投资人显然更有利于国企发展。引进非国有资本的战略投资人,不仅有利于国企转变体制机制,而且有利于提升国企竞争能力。

    如果战略投资人所持股份比例太少,对其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会有影响,混改后企业的公司治理变化也会较小。因此,国企混改引进战略投资人时给其相应的持股比例,在公司治理中有相应的话语权,这些都是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NBD: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在您看来,需要在哪些地方发力?具体路径是什么?

    季晓南:推进这些行业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是垄断行业改革的深化。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改革应包括产品定价、市场准入、招投标等环节,要进一步放开,允许各种企业参与竞争。

    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充分竞争行业要尽量避免“一企独大”甚至“一企经营”,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尽量防止形成这种局面。

    需要看到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一讲垄断就是讲国企垄断,这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民企、外企也会形成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防止形成新的垄断,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8656653453756104704.png

    中国企业达到世界一流要补齐六大短板

    8656653453756104704.png

    NBD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纾困政策,取得一定效果。您认为这会成为常态化吗?帮助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还需要出台哪些措施?

    季晓南:小微企业本身是弱势群体,需要国家扶持。2020年因为疫情,小微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特别是一些服务行业的小微企业,更是如此。要稳就业稳增长,首先要把小微企业稳住稳好,所以2020年的国家政策在原有的长期扶持中小微企业基础上,又增加了对冲疫情影响的针对性措施。

    8725826073719281664.png

    未来,疫情影响减弱后,这种短期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可能就要相对弱化,但是长期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措施始终要坚持。

    由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冲击较大,再加上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我判断,短期政策也会相对延长时间,不会突然停掉。此外,中小微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所以政策也不宜撤得过早。下一步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目前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地的情况还不太理想。这方面国家非常重视,后面要继续抓好落实。

    二是要形成帮助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的合力。对中小微企业来说,围绕它们的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很多,但力量比较分散。下一步,在帮扶上,各方面力量要形成合力,要有针对性的帮助中小微企业。

    三是要引导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家、中小微企业负责人对市场的判断、风险的把控、宏观形势的理解未必很到位,如何在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的同时,引导和帮助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是需要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从防范经营风险的角度看,有必要形成中小微企业的预警机制、会诊机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小微企业制定更好的发展方案。

    NBD: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各类企业的重要目标。我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哪些差距?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季晓南:世界一流企业需要一定的规模,但大企业不等于世界一流企业,两者不能简单划等号。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不少入围企业是大而不强,差距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级的创新能力。我国企业近年来创新能力提升不少,但大多数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创新更多的是应用创新,谈不上是真正的重大技术创新。美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高科技企业居多,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大多是能源企业和金融企业,这也反映了我国大企业在世界级创新能力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

    2864251633799799808.png

    二是行业的国际话语权。这表现在大宗商品定价权、国际规则制定权、行业标准制定权等方面。我国进口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数量非常大,但中国企业在这些大宗商品的进口方面没有定价权。另外,很多重大的国际标准也不是我国企业制定或牵头制定的。

    三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企业的品牌价值,既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这些年,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价值提升较快,但在国际著名品牌中,我国企业所占比重很低,与我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远远不成比例。

    四是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体制和文化。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具备硬实力,也要具备相应的软实力。作为世界一流企业,制度和文化是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基石。作为跨国公司,制度和文化是企业能否在国际竞争场上站稳的重要保证。

    五是全球资源的整合和获取能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宗国际资源,包括油气、铁矿石、木材等。同样,我们也需要国际市场,产品要“走出去”,就要到国际上找市场,目前这两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

    六是持续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的经营业绩是衡量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准,而且,企业的经营业绩是能够持续提升和持续改善的。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

    从上述六个方面的对比不难看出,我国大多数企业距离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还不小。我国企业绝不能盲目乐观,要对照先进,奋起直追,不懈努力,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

    回首2020年的投资历程,你会想到什么?新《证券法》实施,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推出,爆款基金频繁出现!“赛道”、“顺周期”更是成为了2020投资热门词汇!从全年看,上证指数涨幅不大,但是以白酒消费、新能源、半导体等为代表行业却是牛股频出,结构性分化无疑是2020年最大的特征!

    在迈进2021年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连续第13年重磅推出年度投资特刊,这次的主题是《韧劲2021》。

    此次年度投资特刊汇聚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私人银行高级顾问陶冬、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等多位首席经济学家把脉宏观经济走势,还有包括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兴业证券等多位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为你研判市场起伏。

    此外,我们还专门走访了诸多分析师、行业专家与业界人士,以及公司经营管理人士,为你分析理财配置,挖掘产业投资机会……全方位展示韧劲2021下的投资机会。每日经济新闻出品的年度投资特刊《韧劲2021》已于2020年12月29日上线,欢迎关注!

    9045634853114528768.png

    记者手记 |2021年中国企业发展迎来新局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已经进入2021年。在新一年里,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第二年,在改革红利走深走实的同时,体制机制的变革也会给其带来新的挑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策红利正在不断释放,而疫情带来的深远影响也需要企业多加准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向改革要动力”是各类中国企业最可行的选择。与此同时,政策层面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也极为必要。


    记者:李可愚

    编辑:陈星

    视频编辑:韩阳

    视觉:陈冠宇

    排版:陈星 马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再看丁真:一个“高高原”县城的试验与破冰

    下一篇

    五月天跨年演唱会有疑似隔离者入场?官方证实:不只一个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