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五年温江“三医”筑城 蓄势打造国际健康产业高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2-22 22:57

    今年初,中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位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已纳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后者要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抢占全球医药健康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夙愿,这是温江的雄心。五年辛勤耕耘,“三医”筑就现代医城。

    龙头并立、AI医疗再行、现代的政务服务……今日温江已蓄势待发,正攀登国际健康产业高地。

    成都医学城三医创新中心 张志强摄

    抢占全球健康产业价值链高端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没有什么朋友。”海通药业总经理李晓琳回忆起公司最开始搬到温江的一幕。那时的温江,医药产业刚刚起步,园区里没有什么医药大企业。人们对于温江的记忆还停留在“住起来,安逸!”

    2015年,温江区提出以医学为“创新中心”、医药为“价值中心”、医疗为“需求中心”的“三医融合”发展理念。理念之上,温江将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确立了以“三医两养一高地”为特色的产业定位。

    渐渐,李晓琳感觉朋友越来越多,邻居的牌面也越来越大。

    五年以来,从CRO研发到CMP制药,医药中上游产业的巨头朝温江纷至沓来。

    接近3000亿市值,A股市值排名前五十的药明康德来了。以科伦为代表,其2016年投资的新产线为首仿和仿制药的重要产业化基地。

    全力做强核心产业链群,着力构建龙头企业筑基垒台、行业领军企业立柱架梁、产业链配套项目选材备料的产业集群。实际上,医药最难的就是做全产业链,因为某个环节总会有未知的潜在巨头脱颖而出。

    成都康城新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家公司是面向新药临床前研发市场,提供以疾病动物模型为特色的新药药效评价外包服务。新药研发临床前的有效性评价是全球性瓶颈问题。而这家企业最终选择了温江,正是看中温江产业集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温江“三医”产业涵盖药物发现、药物开发、药品注册、药物生产、市场/销售、商业发展及服务几大环节,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三医”研发场景 张志强摄

    温江五年,“三医”筑城。

    尽管还没有完全展现出虹吸效应,但越来越多来自长三角的优质医药企业已经瞄准了它。

    2017年,成都市布局规划66个产业功能区。完成“三医”产业规划的温江显然已经抓住先机。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温江提早孕育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抓得先机,一是全产业链的集聚规模,二是医疗科技的迭代先手。

    正如温江的推介金句——温江,是创新开放进取之城。温江正着力高质量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医学城被纳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规划布局,由此迈入国家级园区行列。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担负创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阵地的使命,纳入其中,这恰好说明了温江“三医”产业的重任和地位。某种角度,温江正完成抢占全球健康产业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夙愿和雄心。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医疗的科技创新,温江已然先行。人工智能、大数据现已成为引领创新、变革社会的新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键应用场景之一是健康服务和研究。温江正好就有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场景的比较优势。

    首先是温江的高校禀赋。

    今年6月30日,电子科技大学“三医+AI”科技园在成都医学城动工建设,重点聚焦“三医”+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关键性、前瞻性技术。

    温江实施“一个脑袋两只手”校地企协同创新模式,与上海交大等20余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温江还和高校携手孵化落地中科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中科院创新药物研究院、四川大学新药创新中心等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目前,温江规划建设200万平方米西部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服务最优的创新载体,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发平台166个,引进两院院士、各类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40名,汇聚各类科技创新人才20余万人。全区企业拥有生物医药协同创新项目266个,在研药物器械778个,在产药物器械189个。

    一串串数字显示温江在“三医+大数据/AI”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从细分领域的数据整合与数据应用同步切入,逐步建立全价值链产业布局。

    另一个则是医药龙头所拥有的数据“宝藏”。药明康德拥有大量临床试验数据,具备发展所需的数据、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能力。而与这类医药龙头合作,温江将拥有更大规模的数据平台能力。

    这实际上是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的数据整合机会,通过切入细分下游分析与应用,发挥区域产业协同,加强人才和资金吸引。某种意义上讲,温江区的智能医疗兼具张江药谷、丹麦医药谷的科技禀赋。张江药谷有龙头药企,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聚集。

    有一组数据显示,张江营收过亿的药企就高达近百家。丹麦医药谷以大学和医院带动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聚集。瑞典隆德大学是北欧最大、瑞典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大学、科研院所、医院资源,温江拥有无可比拟的“三医”后劲。高校创新、龙头领跑、服务示范相结合,温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的多结构整合,以信息优势和平台优势掌握行业话语权。

    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帕累托最优”

    一张宏伟蓝图,城市主政者需要用魄力与创新书写答卷。如何给一个地方的产业经济打分,这要看是否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和空间资源留给科技创新产业,将最优美的公园环境提供人才,将最好的政策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

    无论是罗欣药业,还是海通药业,甚至于更多远道的药企,他们评价温江的政策——贴心。温江专门成立了政府专员服务企业。温江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青锋把他们形容为“店小二”,200多个店小二,围着400多家医药企业团团转。

    这实际上是区域营商环境改进的微观缩影。温江非常明白,营商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市场活力的释放。健康产业的聚沙成塔,归根到底是市场推动,营商环境决定了推动力的大小。医疗区域经济的专业化,亟须以更大力度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促成市场的“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温江营商环境的另一方面,政务服务能力已大大转变。温江实施企业开办“一件事”便利化改革。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刻制、办税开户、行业许可各环节,按“一件事”标准,整合为一体。罗欣集团常务副总裁孙博弘所说,这意味企业办审批不再到各个部门。温江大力推广网上办理、全程网办、容缺受理及邮寄服务等多种“不见面”审批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审批效率。

    接下来,温江将一步强化审管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权责捆绑、高效协作的审管互动工作机制。将通过完善权责捆绑,流程可溯,量化考核等方式方法,有序推动行政审批全流程协同服务的相关工作。区块链式的政务办理,这是一个比较形象生动的词汇。

    通过种种举措,政府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完善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推动温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舒适度和便捷度。

    对于人才,温江真正做到虚心礼贤。相继出台人才新政16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25条等吸引人才入驻。更重要是,人才能住在温江,乐居温江。45.1%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8平方米。从产业角度,又因自身的宜居禀赋为庞大的康养市场打开了思路。险资巨头泰康把康养项目选择在温江,同样的保险巨头还有中国人寿、太平等。温江成为全国首个集聚五大保险公司高端康养项目的区县,这得益于宜居禀赋。

    创新当其时,圆梦得其势。温江其势已成、未来已来!研发平台链、创新载体链、高新企业链等为一体,“三医+大数据/AI”新业态涌现,这是可以预见的全国重要创新创业城区。胥帅/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南京银行升级推出科技金融投贷联动新模式

    下一篇

    董事长王健涉嫌内幕交易被查 金科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