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孙志成
今天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嫦娥五号创造5项中国首次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
首次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
首次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确入轨;
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
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
首次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规划完美收官,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艳华介绍,在嫦娥五号任务实施中,我国与欧空局、阿根廷、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测控领域协同合作,邀请多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官员到文昌现场观摩发射,一些国家领导人,航天机构和部分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很多国际同行和友人,都以不同方式表示祝贺和赞誉,期待进一步合作。后续我国将依据月球样品及数据管理办法,广泛征集合作方案,鼓励国内外更多科学家参与科学研究,力争获得更多科学成果。
吴艳华介绍,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而对于中国在载人登月方面未来的规划,吴艳华表示:“按照目前中国政府初步意向,先搞关键技术攻关,等我们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建成,我们再规划论证是不是要搞载人登月。我们搞载人登月,一定是服务于科研,服务于探索未知。目前开展的月面起飞、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来载人返回的必要技术。这些技术通过验证,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打基础。”
你也能见到月球样品了
吴艳华表示,月球样品将主要用于三个目的:一是用于科学研究;二是一部分样品将用于博物馆展示和科普教育,部分月球土壤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三是根据国际合作公约,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共享。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博
很多网友关心未来是否能去月球旅游,还有记者提问中国有无载人登月计划?吴艳华介绍,将先搞关键技术攻关,再规划论证是否载人登月。中国如果做,一定是服务于科研、服务于探索未知。
关于中国是否会把月球取样的样品分享给美国的NASA?。吴艳华表示,首先根据《外空条约》,外空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政府会按照《外空条约》来执行。同时中国政府愿意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包括有关探测数据,来进行科学分析。
吴艳华介绍,“合作与否还要看美国政府的政策。我们愿意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原则基础上,同美方无论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还是科学家、工程师开展真诚友好的合作。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博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则表示:中国航天局一直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开展相关国际合作的。因为这是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月球的样品,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同行也都非常关注,近期纷纷给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政府、其他机构发来了贺电,都提出了需要共同开展研究的意愿,我们也非常欢迎。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0多个国家签订了140多份合作协议,并且深度参与了18个国际组织的相关工作。月球样品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愿意以平等互利、互惠互利的方式跟国际同行开展合作。
许洪亮表示:中国国家航天局将专门印发月球样品的管理办法和后续管理政策。后续我们会跟国内的有关科技部门,共同向国际同行发出征集月球样品分析的相关方案,同时也会组织国内外的相关科学家,对方案进行遴选,开展一些成果的共享,共同研究,包括一些数据开放相关的工作。
多国航天专家纷纷称赞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负责人列夫·泽林内,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所长阿纳托利·彼得鲁科维奇都表示,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完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学处处长伊戈尔·米特罗法诺夫也对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本成功返回,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的成功经验将为未来开发月球打开大门。
萨马拉科罗廖夫大学飞行动力学和控制系统研究室主任奥丽加·斯塔里诺娃则表示,中国此次成功完成了这一高水平航天项目,并为实施载人使命,进行了着陆、飞行以及与轨道舱对接等程序的演练。
对于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南非各界反响热烈。其中南非天体物理学家、西开普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教授利沃思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成就。
利沃思表示,俄罗斯和美国以前收集的月球样品都是30亿年前的土壤和岩石,嫦娥五号在月球最新火山活动地区进行采样,土壤和岩石年龄非常年轻,对于解析月球演化,进一步了解太阳系形成的时间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南非天体物理学家 利沃思:从科学上讲,探索该特定区域非常有用,因为随后的样本可能会表明为什么最近有这种火山活动,并且这些数据对于了解月球的演变,对了解太阳系非常重要。
利沃思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的顺利实施丰富了全人类的相关知识,并且极大激发了整个非洲对太空探索的积极性。
南非天体物理学家 利沃思:中国的探月工程不仅是登月,而且极大丰富了全人类的相关知识,南非乃至全非洲都渴望与中国合作,此次探月将激励大量非洲青年痴迷于探索宇宙。去中国学习相关知识,这可能为未来非洲也开始探索宇宙提供成长的土壤。
未来我国还要在月球建设科研站基本型
12月17日,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记者: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在这个探月工程三期过程之中,您觉得最艰难、最难突破的技术关是什么呢?
吴伟仁:我们国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没有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嫦娥五号任务使用的就是我们特色的“中国方案”。
记者:嫦娥五号已经回来了,中国探月工程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吴伟仁:我们未来将立足于全月面到达。我们将在月球南极研制建设一个科研站。在月球南极南纬89度,可能存在连续180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14天白天、14天黑夜,没有连续的日照,一些仪器设备就不能连续工作。
吴伟仁:如果我们在月球南极建设一个科研站,我们可以长时间对地球进行大动态、全方位、稳定的观察。2030年之前,我们将在月球南极建设一个科研站基本型。随着后期科研站规模的扩大,我们可以在月球上进行盖房子、打砖、3D打印等工作。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月球上开采矿物,这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远的深空、更远的星球。
现在我们的航天队伍年轻人居多,新血液的不断补充,使整个队伍更加年轻化。
记者: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航天人的热血与汗水,您对于他们有怎样的期许?
吴伟仁:在这个团队中,年轻人贡献很大,我们的希望很大,年轻人发展的势头也很好。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这个队伍。我相信,未来,这个团队里会产生出很多优秀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您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有什么期许吗?
吴伟仁: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从跟跑、并跑到走向部分领跑,是很不容易的。在实施过程中,即使有困难、有问题、有挫折,我们前进的步伐没有中断。我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对我们国家成为航天强国,成为航天世界的“领头羊”,我们也充满信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