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的版图上,湖北在哪里?武汉在哪里?
每经记者 程晓玲 每经编辑 刘艳美
武汉夜景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关口,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述。
近日,各省份“十四五”规划建议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浙江、湖北、四川、重庆、陕西、辽宁等多个省份,明确提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也是一个区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战略地位的重要标志。
目前,全国已布局有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深圳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中央层面明确“十四五”将“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背景下,第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花落谁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创新中国的版图上,湖北在哪里?武汉在哪里?”日前,一篇名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湖北之问》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这个科教大省对“国字号”科创名片的渴望,以及不甘掉队的“危机感”。
早在2017年,武汉就曾公开表态,正积极争取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望成为继上海张江和合肥之后的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然而,翘首多年,何时入列?
作为湖北绝对的“主中心”,武汉很早就开启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历程。
就在2016年,当潘建伟院士推动我国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时,许多城市都来不及从震惊中回神:为什么是合肥?
2017年,合肥紧随上海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声平地惊雷,让众多省份和城市再也坐不住了:为什么又是合肥?
从当地媒体的报道不难看出,在兄弟城市合肥拿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入场券”之后,武汉的迫切心情。
当时,武汉市政府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武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84所高校,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30个,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造能力居全国高新区第二位……“这些都为武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可以说已经呼之欲出了”。
该人士还透露,“武汉市正积极争取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案已经初步成型并上报国家部委”,“武汉有望成为继上海张江和合肥之后的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主打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光电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而就在短短两个月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批的消息传来,武汉未能如愿成为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不过,武汉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减退。
2018年12月,“武汉将谋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
此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湖北、武汉省市各级重要文件中。“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是连续两年在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然而,努力已久的武汉,始终没有等来想要的结果。
今年1月,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首次将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写入国家公开发布的文件中。这也意味着,深圳正式成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眼下,随着这场竞争愈加白热化,湖北方面的态度依然坚决:“在国家创新战略中,湖北绝不缺席!”
那么,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湖北、武汉的差距在哪里?
对此,早在201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则《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257号建议的答复》中,关于“在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议”,答复指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依托空间分布上集聚、研究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从武汉市拥有的设施数量和学科相关性上看,尚未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形成设施集群效应,与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发改委建议,武汉应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域集聚、学科关联的特征,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集群效应,待条件成熟时,将对武汉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予以积极研究。
简言之,武汉不是实力不强,而是没有形成“空间分布上集聚、研究方向上关联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条件还不够“成熟”。
众所周知,作为著名的科教重镇,武汉人才总量达26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总量1/4;普通高等学校数量84所,其中有7所列入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在校大学生上百万,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但正如当地媒体所说,“科教大省并不等于科教强省,创新资源并不等于创新优势”。
更何况,武汉虽然科研资源丰富,但要论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为代表的基础科研实力“硬指标”,与北京、合肥、上海均有相当差距。而基础性研究和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正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点所在。
此外,科研投入强度不够、缺乏科创重点和特色等,也是武汉的明显短板。
“武汉是有一些科技家底的,但这些年资源激活不算很好。科研经费像撒胡椒面,扶持10多个产业,每个给一点,没有重点。”有关科研投入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就曾直言,武汉投向科技创新的资金强度还要加大,“要把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
来自湖北省科技厅的一项统计显示,全省1.5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仅20%为高新技术企业,仅8.45%建有专门研发机构,有研发活动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个百分点,部分高企研发投入不足,不愿研发、不敢研发,“令人忧虑”。
数据来源:《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基础科研不及北京、上海、合肥,那么相比“应用”强、“基础”弱的深圳,武汉又差在哪里?
“过去的创新竞争,是城市与城市的单体PK。但现在,透过广东样本不难发现,不管是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是科创中心,都不再是某一个城市的独舞,而一定要背靠城市群的结盟,辐射带动,你得跳群舞。”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道出原因。
上海背后是长三角,北京背后是京津冀,深圳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这是国家新一轮创新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信号和趋势”。武汉背后,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三省31市。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图片来源:央视截图
就在几天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八届会商会在南昌举行,教育科研协作、科技资源共享,正是其2021年重点合作事项。
不过,一直以来,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协同不足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最大“痛点”。
“相比长三角和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尚未形成区域联动合力,区域合作优势无法凸显,区域整体效能影响力不足,长江中游战略地位因三大地区分散建设而被削弱。”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耀彬曾分析。
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也撰文指出,“总的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一直没有间断,但合作的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同时,省会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而省级的推动远不如长三角和成渝地区。这是今后要改进的。”
这种“大而不强”的态势,也体现在中心城市武汉身上。
泽平宏观团队近日在《中国五大城市群发展潜力》报告中指出,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辐射能力,弱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在本月初召开的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湖北省委书记应勇直指“武汉最大的问题不是‘一城独大’,而是‘大而不强’”。
随后,《湖北日报》发表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署名文章,要全力解决“大而不强”问题。紧接着,《长江日报》也发文称,《以武汉之“强”重新定义武汉之“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与周边省市跳好“群舞”,还需要武汉先跳好“独舞”。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