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星
信用债违约潮带来后续影响还在持续,除发债主体暴露出更多问题外,第三方评级机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2月11日,为进一步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央行组织召开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由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情况和有关问题,交流借鉴国际评级机构业务开展的经验,研究讨论了进一步规范发展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措施。
潘功胜指出,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国评级行业在统一规则、完善监管、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债券市场发生多起违约事件,华晨、永煤、紫光等接连“爆雷”,其中更不乏评级机构给予的3A评级债券。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对于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对违约风险预警功能弱的现象争议已久,最近一些外评级别较高的企业违约所暴露出的评级机构资质问题又将舆论推向高潮,而央行此次座谈会也是对评级公司业务的一个督导。”
明明进一步分析指出,客观而言,由于目前主流外评机构均是发行人付费模式,在防火墙制度不完善或落实不力的背景下,利益冲突容易造成恶性竞争,也导致市场上评级虚高和级别泡沫。
会上,潘功胜表示,评级行业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努力提高评级能力,提升评级质量。监管机构、发行人、投资人等各方应各尽其责,共同推动我国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明明认为,未来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评级行业地位日渐重要,因此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加强和完善相关监管、建立有序的质量体系,甚至不排除引入双评级,加强监管才能让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潘功胜强调,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债券市场评级行业监督管理,强化市场纪律,推动我国评级技术的进步、提高评级质量,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进一步推动评级监管统一,真正发挥评级机构债券市场“看门人”的作用,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