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怀水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12月1日,国新办就生态扶贫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效举行发布会。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扶贫承担着脱贫摘帽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问:“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生态扶贫是在一个战场打好两场战役,能否介绍一下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国新网(刘健 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扶贫办主任、规划财务司司长闫振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贫困地区也是林草部门重要的施业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们注重打好生态脱贫攻坚战,在这个区域开展了生态护林员选聘,实现精准脱贫。”
闫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大力支持下,2016年以来,林草部门累计选聘了生态护林员110.2万名,这是一项非常精准的生态脱贫政策,让在贫困地区没有机会出门打工、没有其他就业门路的贫困人口通过护林看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山上脱贫。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16年,国家林草局会同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在中西部22个省区市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110.2万名生态护林员,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新增林草资源管护面积近9亿亩,有效保护了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林草资源,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
闫振介绍,林草部门组建了一批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通过将贫困人口组织起来,鼓励绿化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有技术人员组建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国土绿化等生态建设中。在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有关部门还限定了社员贫困人口的最低比例和报酬标准。
“国家在安排造林任务的时候,向专业合作社进行倾斜,让贫困人口通过参与国土绿化、森林抚育、生态管护获得相应收入,这样实现了增绿增收、护林和脱贫的有机统一。”闫振说。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还了解到,从2016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护林员资金201亿元,四川、云南、重庆一些地区也进行了配套,一些县还为生态护林员购买了保险、购买了服装及巡护设备。
“我们连续5年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各地也制定了管理细则。下一步,在管护责任、管护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闫振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
闫振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还表示,要充分发挥生态产业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办企业,吸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竹藤、种苗、木本油料、油茶、花卉等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通过这些适合农民发展、门槛比较低、收益周期比较长的产业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企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2015年10月,中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等共同启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广大民营企业倾情投入,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据统计,5年来,全国已有近1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2.71万个村,带动和惠及150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规模之大、帮扶范围之广、投入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而在生态扶贫方面,我国也探索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比如发挥贫困地区林草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竹藤、种苗花卉等生态产业,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与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分红、劳务等方式,带动16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根据国家林草局的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林草局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在一个战场同时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建立了中央统筹、行业主推、地方主抓的生态扶贫格局,全面完成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