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茶包品牌“茶里”拿下亿元级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碧桂园创投、温氏投资等上市公司CVC机构。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今日(11月30日),茶包品牌“茶里”被曝出B轮融资新进展。与往期不同的是,本轮投资方包括碧桂园创投、温氏投资等上市公司CVC机构,下注亿元规模备受业内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较之以往二者强调主业协同的投资策略,本次切入大消费赛道实属鲜见。
有分析指出,市场化投资的比例或在CVC整体投资策略中占有比重,但要模拟退出周期,尽调每个项目的财务预测和盈利水平,而上市公司的主业协同依旧是大趋势,未来为抵御风险和强化资源配置,类似CVC联手的案例或将多次上演。
在茶里创始人谭琼的心里,立顿是她超越的目标。相比于立顿近200年的发展史,茶里仅7岁有余。自2013年成立以来,谭琼始终认为创新引领弯道超车,而选择有价值标杆的产品定位是她的方向。
据官方介绍,茶里是中国高端茶饮品牌,也是专业的茶服务提供商,核心产品是原叶三角袋泡茶。通过全渠道营销,茶里已形成良好的品牌认知和影响力,成为了中国茶行业新零售标杆。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同质化竞争本就白热化,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号称要走精品路线,但又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过所谓品控和产地溯源的真实概况,信息不透明和营销话术让这一切变成资本游戏之下的估值砝码。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有机茶、古树茶、山头茶、年份茶等品类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打上“高端”的旗号身价翻倍,这在营销界是司空见惯的话题营销手段,以及通过某种饥饿营销间接影响产品的量价关系。但真正到头来,“高端茶”的品质成色难有参照。
就连谭琼自己也说道,茶叶在中国是一个标准化程度非常低的产品,产品形态、品质、价格都无法进行数字量化,而在她发出此番论调之前,公司甚至还想成立一个B2B的茶叶交易平台搞大宗交易。
好在马上调转方向去搞了茶包生意,再加上茶饮品牌爆红的潮流在2013年前后达到高点,该品牌的线下零售门店迅速扩张,从广州到深圳再到香港,广东几乎成为茶里发家的大本营。
但除了抓住消费者对茶文化的热衷以外,有关茶包消费是否代表未来饮茶人群的主流,仍无趋势可言。有分析指出,茶包里的茶叶是否来自于边角料、是否容易流失茶香,都是茶包饮茶的短板,大家对网红卖点的跟随或许是其热销的一个因素。
而这样的产品受到投资人的期待,与其他网红茶饮品牌一样,融资频率更迭较快。仅在过去七年,茶里就共计完成6轮融资。11月30日,碧桂园创投、温氏投资等CVC机构联手其他资本,共同注资1亿元人民币帮其完成B轮融资。
公开信息显示,众投邦曾在2015年投资茶里1000万元;在2016年四季度,茶里完成一轮融资,由盈信资本和京东联合投资,估值增长实现300%;2018年茶里完成一轮战略投资,由广州聚禾和文投创工场联合投资,估值增长实现700%。
那么,支撑估值一路提升的动力是什么呢?
尽管上新频率较快,但茶里在近些年的对外宣传中却始终强调品牌定位并注入文化内涵,以提升品牌价值。如谭琼公开所述,基于中国整体茶行业大背景成长起来的传统茶品牌,都受到茶产区、茶源、产能、从业人员等的限制,它们无法突破自我。她也在多个场合结合中国茶行业的发展历史折射茶里品牌的精神内核。
但对投资人来说,业绩始终是支撑投资收益的关键。而目前就茶里给出的成绩单来看,除了估值暴涨外,财务数据始终难见市面。本次B轮融资中还迎来上市公司CVC机构站台,特别是像碧桂园创投这样的机构,此前虽也有涉及非主业相关的市场化投资,但普遍基于科技和医药赛道,对于大消费这条拥挤的路涉足渐浅。
不过,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杜浩却始终认为,市场化投资不要求与主业有很强的协同。他曾公开表示,碧桂园创投的投资一方面要与集团主业强协同、强相关的投资与并购,这类投资实际没有预算上限;另一部分是市场化投资,这部分每年集团会有明确预算。“市场化投资不要求与主业有很强的协同,考虑财务回报更多。虽然直投我们没有强烈的退出时间限制,但我们还是会和类似市场化的VC机构一样,会模拟退出周期,每个项目有资金回流的要求与预期。”
可见,机构看重的依旧是收益预期,茶里到底能贡献几何值得观望,CVC联手投资非主营赛道或是一种抗风险抱团的举措。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CVC联手应对非主营赛道的投资仍有望出现,但前提是企业的规模和成熟度有保证,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投资需求,至少从财务投资的角度依然说得过去。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