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君实生物首席运营官冯辉:疫情促使创新药企关注抗病毒类药物,行业研发现状也将随之改变(附演讲全文)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27 13:24

    每经记者 肖芮冬  每经编辑 王晓波

    11月2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经济论坛之一,本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以“解码双循环 谋局十四五”作为主题,呼应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格局。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行业论坛——2020中国医药健康创新资本论坛上,君实生物首席运营官冯辉以“后疫情时代生物创新药企的研发与国际合作”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冯辉认为,新冠疫情对生物制药生态的总体影响有四点:一是新冠疫情下的市场需求增加,抗病毒药物、疫苗、核酸检测等需求迫切,新兴技术行业积极参与电子临床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二是药企研发速度提升与领域拓展,在相关政府部门、审批机构的支持下,药企根据自身特点,凭借现有管线核心能力或拓展至新领域、开发新技术,使得产品研发迅速推进;三是药企开展国际合作、全球布局;四是资本关注、赋能创新,疫情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抗疫相关细分领域估值有所提升,预计企业并购将进入活跃期。

    他还表示,新冠疫情之下由于对抗病毒类药物、疫苗等市场需求增加,其中抗病毒类药物会受到更多创新药企业关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该领域研发动力不足的现状,企业产能也将得到提升。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以下为冯辉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这次有幸代表君实生物来讲一下对于后疫情时代生物创新药企的研发与国际合作的思考。如果2010年~2020年是创新药物的蓬勃发展,有一个10万亿的市场,那么后面的增长十年是更加令人期待的。

    来自今天早晨的一个数据:根据WHO统计,全球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越了6000万,死亡人数超过了140人。我们来对比一下1918年,当时因为一些政策和各种各样的因素,(大流行)疫情没有很好地被控制,让人非常惋惜。而我们现在看见随着疫苗的逐步推进,相信疫情会得到控制。

    再来看,新冠疫情对生物制药生态的总体影响是什么?分四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下的市场需求增加,抗病毒药物、疫苗、核酸检测等需求迫切,新兴技术行业积极参与电子临床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二是药企研发速度提升与领域拓展,在相关政府部门、审批机构的支持下,药企根据自身特点,凭借现有管线核心能力或拓展至新领域、开发新技术,使得产品研发迅速推进;三是药企开展国际合作、全球布局;四是资本关注、赋能创新,疫情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抗疫相关细分领域估值有所提升,预计企业并购将进入活跃期

    具体而言,从市场需求来看,无论是从疫苗、综合抗体、血浆、重组蛋白,中药,中长期的影响是提高了全世界各级政府以及公众对卫生健康的认识,会让我们新的药物和创新的药企更加受关注,对整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集中来看市场需求,很多和开展临床是很相关的。疫情过程中,很多临床实验都要中断,那可以利用电子数据来保障。我们过去说了很多年,是不是可以用AI加速药品的研发,现在我们相信这方面的AI。无论是从资本还是从科学家,这方面都会有非常好的药物,不仅仅是新冠的要求,也会影响到未来药的研发。

    今年1月初以来,整个国际上,特别是国内(对于疫情)的动作是有很多闪光点的——包括我们国家的疫苗进入临床,包括综合抗体以及全世界的临床开展实验。可以发现,临床实验从一开始有很多企业在推进,比如国药集团、中国医院科学院等,多种技术并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合作。

    最后一点则是资本的赋能,是疫情让整个生态被投资人青睐。过去航空业和其他行业受的影响比较高,但往后,我们认为这些企业会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一些业务上的合作,这样的话能利用资本的优势在行业上的表现,尽快拓展产品线。

    利用这个机会我也介绍一下君实生物,我们做了一些新药的研发以及国际合作。今年1月底我们和微生物所开始合作,通过在北京地坛医院获得患者,在武汉经历了一系列合作伙伴的实验,等我们把药物做出来以后,然后思考在米兰战略合作。

    而说到新冠抗体,它把遗传物质释放出来,在细胞体内复制,复制以后重新组装一个活的病毒,然后有很多药物,有一些药物是防止释放,有一些药物是防止扩增,所以产生这么一系列的抑制病毒。我们关注的当然是综合抗体。如果是比较抗体以及康复血浆是在纳米量级,而且可以防止交叉感染,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的办法解决临床用量比较大的缺点。

    我们通常说15个月~18个月(世卫组织今年2月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编者注),是希望当时1月底~6月份能开展临床。在很多程度上也确实改变了常规,也支持了“快速”的想法,把尽可能好的特效综合抗体加入了临床的过程。我们是利用了非常多的平台化技术,也利用了过去十年抗体,用于独立药效和研究,同时我们也是利用了平台去做临床研究、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5月29日提交资料,快速地在一周以内获得了临床的许可,所以我们在6月7日快速地把抗体推到了一期临床,也在医院开展研究。

    最后我介绍一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开展新冠研究,也做了一些其他产品的布局。我们的抗体是2018年12月17日,我们也是在今年获得了美国FDA一系列的支持。我们的食管癌(临床研究)完成了六组,我们希望尽快让临床关键的数据能支持在中国以及在美国的申报。同时在开展一系列的肺癌、肝癌、肾癌、胃癌多方面的三期临床研究。除了PD-1,我们刚获得了JS006的临床案例的受理,我们去年申报的JS004,今年也会继续申报,希望作为单药能够把中国肿瘤免疫治疗者,能够尽快的推到临床实验上去。当我们已经获得科创板、港股的支持以后,我们也有了更多的资本,接下来我们的布局肯定是通过自身研发以及对外合作,这样能够加强我们在这个行业的布局。甚至不仅仅会局限于我们过去的单抗,我们会做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我们会做双抗,我们会合作小分子,通过多个形式,介入肿瘤治疗的领域。

    最后,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快讯:工业大麻概念午后异动,顺灏股份触及涨停

    下一篇

    由我国主导制定的泡菜国际标准正式诞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