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中国医药健康创新资本论坛”将在深圳举行。迈瑞医疗、复星医药、君实生物、成都先导、森瑞投资等知名公司高管将齐聚一堂,探讨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每经记者 方京玉 每经编辑 魏官红
无论是在经济学视域还是社会学视域下,无差别式席卷全人类范畴的瘟疫往往被认为拥有改变历史进程的力量。纵观被计入人类历史的几次大瘟疫(中世纪黑死病、一战时西班牙流感等),在医学技术尚不发达、隔离理念与条件还不发达的几百年前,瘟疫带给人类最直接的损失与教训来自于人口规模锐减。
但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更加成熟、医学技术更加发达的现在,人类社会在面对瘟疫的侵袭时似乎拥有更强的主动性,与更加快速有效的隔离、保护屏障。在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时,运用医学手段直接对抗、使用政策与资本的力量促进医药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为更远的未来谋取保障,是立足于当下的必行之路。
11月27日上午,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中国医药健康创新资本论坛”将在深圳举行。迈瑞医疗、复星医药、君实生物、成都先导、森瑞投资等知名公司高管将齐聚一堂,回顾医疗健康产业的过去,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立马在全球引起连锁反应,直至近一年后的今天,多国多地感染病例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全球何时能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平静?人类什么时候可以从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中摆脱?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全球最前沿的药品与疫苗研发实力。
目前,世界各国都加紧了疫苗的研发工作,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由中国团队研发的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已顺利推进临床三期,并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与此同时,多国新冠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现已接近尾声,各项数据显示实验结果好于预期。
回顾过往历史,在面对新型突发疾病、病毒对人类社会的摧毁时,当下的医疗战略储备成为与未知疾病对抗的第一道防线。而在医疗战略储备中,有效药物的积累、强劲的新药研发基础至关重要。以国内政策视角看来,从前一直被推进的新药研发相关促进政策在疫情期间被再次强调。
2019年8月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将行之有效的药审改革措施固化为法律成果。2020年3月,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特别增设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章节,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附条件批准程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特别审批程序四个加快通道,鼓励创新和满足临床急需。
立足于2020年的突发疫情,医药创新能力与研发基础不仅仅再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赛道,在不远的未来更可能成为人类与自然竞争的保障。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有超过4000家制药公司,而按照2019年销售额计算,前10大制药公司仅占中国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16.3%。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拥有完善的全国经销商网络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与在研产品的制药公司将更能把握竞争机会扩展,享受行业发展红利。
在社会经济视域下,高度的产业化与市场化是生物医药永葆生命力的秘笈。能够享受资本追逐的医药企业应该代表着行业的前沿技术、先进模式与未来趋势。
例如,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2020年10月30日,科创板共有185家企业上市。其中,医药生物企业一共有38家,募集资金484.4亿元,行业总市值为8070.2亿元,医药生物板块在科创板中占据23%市值。事实上,生物医药投资一直是重点赛道,而疫情的到来让医药市场享受到了更多的资本加持。
除了延续以往的资本红利,疫情的到来更让其中的个别赛道得到跨越式发展,同时更在政策方面实现“晋级”。例如在疫情发生初期,互联网医疗拔地而起,在线问诊、在线购药等需求量剧增。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市值翻倍增长。且在需求端的推动下,“云上”医疗领域的政策利好集中推出,政策走向更加明朗。
虽然在2020年许多处于“风口”的医药赛道得到了资本与政策的双重加持。但是在近年行业优胜劣汰大趋势的持续影响下,有多少企业可以在2021年继续坐享“红利”?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政策的主导下,资本驱逐劣币,倒逼行业整体升级、末端淘汰的趋势在2020年依旧继续。
随着药品与医疗器械“集采”政策深入推进,未来无法中标的低附加值药品、器械或将逐渐退出商业舞台,如何提升研发实力与产品性价比,卡住了不少企业的命门。对于2020年“起飞”的互联网医疗行业而言,流量回归线下的情况也将在2021年越来越多。
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中国医药健康创新资本论坛”上,前国家药监局首席科学家、国内一线药企高管、医药投资人等行业代表将齐聚深圳,讨论2020年的医药产业新政策、研发动态以及投融资热点等话题,促进未来生物医药行业的落地生根,稳步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