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赵云
不少小伙伴在购物时
都没有找商家开具发票的习惯
殊不知
这发票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
也是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
然而,犯罪分子为牟利
对发票动起了歪心思
不到1年时间
居然虚开了46亿余元的发票!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通报了一起离奇的案件——披着“国企”外衣,打着“加工黄金”旗号,不到一年时间,犯罪嫌疑人向上游黄金企业收购黄金约17吨,采用票货分离(黄金被提前转卖或回收)的方式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无真实业务、交易情况下,为十余家下游企业虚开品名为“合金电解铜”的销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46亿余元。
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对周某、谢某、黄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资料图,图文无关(来源:摄图网)
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
“只要把纸面凭证做齐全就可以了”
据闵行区检察院披露,2018年,犯罪嫌疑人周某的表哥找到他,说是替朋友侯某(另案处理)问问他有没有国企的资源,希望可以借助国企的招牌合作黄金加工成“合金电解铜”的业务。
周某想起来自己之前在北京做生意时,曾结识了某国企负责人,遂向该负责人介绍了这个业务。
该负责人进一步了解相关事宜后,心中虽然觉得这个业务有利可图,但由于对侯某不怎么熟悉,所以希望周某能出面具体负责这块业务。2019年2月,在该负责人的授意下,周某来到了这个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职务,负责黄金“加工”成“合金电解铜”的业务。
但在这项生意中,周某显然不是“主角”。购买黄金的资金由侯某背后的团伙负责解决,侯某在找好上下游相关企业后,会在微信上联系周某,并让周某将公司公章交到侯某团伙所在公司签单。
看着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合同,周某心里有点犯怵。
“公司为什么会放心跟对方签订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金额的合同呢?如果合同不能正常履约,数额巨大的违约金谁来负责?”周某想不通。但不管是上下游公司,还是侯某他们,都没有人提出过这些疑问。
周某知道,一旦把这个疑问摆在明面上后,公司的这项业务可能就“黄”了。周某选择了自欺欺人,“自己只要把纸面凭证做齐全应该就可以了。”
狂购十几吨黄金
背后藏着一条惊天产业链
在组织上下游企业签约运作的同时,侯某还承诺开完发票后,将给周某共计23万元的好处费。在利益的驱使下,周某决定铤而走险,接受侯某所介绍的业务模式。
在侯某及背后团伙的组织介绍下,周某利用该公司国企的身份,先后向上游企业购买黄金近15吨(价税合计42亿余元)及电解铜约133吨,采用票货分离的方式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后通过虚构委托加工合同、出入库单的方式,制造出黄金和电解铜经“加工”成为“合金电解铜”的假象。
“黄金票”虚开案作案流程图。来源:闵行区检察院
最后,在无真实业务、交易的情况下,为十余家下游企业虚开品名为“合金电解铜”的销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42亿余元,其中税额5亿余元。
被虚开的销项增值税专用发票最终经下游企业再次洗票,被虚开为品名“电解铜”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被次下游的几十家企业购买、认证。
2019年6月,经手了数十亿元合同的周某害怕卷入更多祸端,决定辞职回老家。但该公司“虚开巨额发票”之路仍然在继续。同年12月,由中间人黄某介绍,该公司的法律顾问谢某如法炮制,以该公司的名义陆续采购黄金近2吨,在无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4亿余元。
资金情况说明。来源:闵行区检察院
2020年6月,闵行区经侦支队结合税务异常数据和楼宇排查后发现,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间,位于本区的某国企公司主营业务由粮食购销新增为销售“电解铜”、“合金电解铜”等金属产品,累计销售金额40亿余元,且购销、委托加工业务均在外地,真实性无法核实,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闵行公安分局对该公司立案侦查,由此案发。
检察机关提醒,合法经营是每个企业的基本准则。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达到套现或少缴税等目的,在无真实业务、交易情况虚开发票、介绍他人虚开发票等均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法律将严惩侵蚀国家税收的“硕鼠”,经营者也应杜绝侥幸心理,诚信经营。
这批黄金值多少钱?
在本案中,周某等三人陆续购买的这17吨黄金,大概值多少钱?
中国基金报称,复盘K线可以发现,伦敦金(人民币/克)在2019年的最低点出现在当年4月,为273.68元/克,之后价格一路上扬。
假设以270元人民币/克的平均价来粗略计算,这17吨黄金当时的市场价值,可以达到45.9亿元人民币。
如果这17吨黄金一直持有,按2020年8月的最高点464.81元/克计算,其价值将达到79.02亿元人民币。
编辑|赵云 王嘉琦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闵行检察、新民晚报、中国基金报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