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星
11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将给15个国家带来哪些利好?RCEP在市场开放方面又达成了哪些重要共识?
11月16日,商务部国际司负责同志解读RCEP时表示,货物贸易方面,15方之间采用双边两两出价的方式对货物贸易自由化作出安排,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且主要是立刻降税到零和10年内降税到零,使RCEP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兑现所有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同时,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效应的叠加将逐步释放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和产品价格。
RCEP签署背后,东盟、日本、韩国已成为我国重要贸易伙伴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刘红梅制图
惠及各方企业和消费者
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财政部于11月15日在其官网撰文称,RCEP协定货物贸易自由化成果丰硕。各成员之间关税减让以立即降至零关税、十年内降至零关税的承诺为主,自贸区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重大阶段性建设成果。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高质量的新型区域贸易协定。大型自贸协定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能达到85%以上,就属于高水平;达到90%以上就属于非常高的水平。“RCEP15个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体量差距巨大,制定90%以上货物实现零关税,体现了成员的雄心和信心。”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同志提到,随着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统一规则落地,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效应的叠加将逐步释放RCEP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降低区域内贸易成本和产品价格,提升本地区产品竞争力,惠及各方企业和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RCEP的签署,中日首次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协定有利于推动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目前,日本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多领域承诺高水平开放
上述解读指出,服务贸易方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7个成员采用负面清单方式承诺,我国等其余8个成员采用正面清单承诺,并将于协定生效后6年内转化为负面清单。
就开放水平而言,15方均作出了高于各自“10+1”自贸协定水平的开放承诺。中方服务贸易开放承诺达到了已有自贸协定的最高水平,承诺服务部门数量在我入世承诺约100个部门的基础上,新增了研发、管理咨询、制造业相关服务、空运等22个部门,并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筑、海运等37个部门的承诺水平。其他成员在中方重点关注的建筑、医疗、房地产、金融、运输等服务部门都作出了高水平的开放承诺。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采用负面清单的方式对域内成员的投资合作进行管理,体现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在服务和投资领域给予比世贸组织成员更高的开放水平。“RCEP域内成员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能够在保证开放的同时更加照顾不同成员的感受,也为域内产业链布局提供一个制度性框架。”
此外,上述解读还提到,投资方面提到,15方均采用负面清单方式对制造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5个非服务业领域投资作出较高水平开放承诺,大大提高了各方政策透明度。中方投资负面清单反映了国内改革最新进展,这也是我国首次在自贸协定项下以负面清单形式对投资领域进行承诺,对完善国内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管理制度,锁定国内压缩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改革成果,实现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具有重要意义。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