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叶峰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之后,今日(11月6日)开始启动退回A股网上、网下申购资金及战略投资者缴纳的认购资金等款项。
而在涉及战略投资者方面,5只创新未来主题基金的影响备受关注。虽说基金公司随后发布声明称拟申请将基金份额转至场内交易,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依然有诸多疑问待解。
创新未来基金或可上市交易
在11月5日晚,证监会发布的就创新未来基金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证监会表示已关注到部分前期购买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基金的投资者表达了退出意愿,并已要求相关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充分考虑投资者合理诉求,坚持持有人利益优先原则,依法合规提出可行措施,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随后,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按照基金合同及相关法律规定成立并进入建仓期。因蚂蚁集团暂缓在A+H上市计划,基金中原计划战略投资于蚂蚁集团股票的部分也相应暂缓,已缴纳的战略配售资金也将退回本基金。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基金经理将审慎负责对基金资产进行管理和投资运作。
同时,基金公司表示,“为优化服务,我们将向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以使得基金持有人可在交易所场内交易持有的基金份额,待获批准后,有流动性需求的持有人可将基金份额转入场内进行交易卖出,以方便每位基金持有人。同时基金的投资运作平稳开展,以最大化地维护每位基金持有人的权益。”
记者注意到,在创新未来这几只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中,提到“在封闭运作期内,基金不办理赎回业务,且基金不上市交易,基金份额持有人在封闭运作期内面临无法赎回基金份额的风险。”
也就是说,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之后,这几只基金采取的优化措施是将不上市交易变成了可上市交易。
但是同时很多问题接踵而至,比如封闭基金上市之后,往往面临着折价的问题,在过往几只3年封闭期的战略配售基金上,就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另外,转至场内交易之后,现在很多场内的基金,其实交易量是很低的,很有可能投资者就算想卖也卖不出。以6只3年期的战配基金为例,目前单只基金的日成交金额大多在5000万元以下,甚至不少日成交量只有几百万元。
还有由于此次是在蚂蚁平台上销售,最终的认购户数很多,单户的认购金额只有几千元,蚂蚁平台相关人士也曾表示,主要服务的是长尾客户。而对于这些长尾客户来说,如果很多并未开通二级市场账户,由场外转场内可能也会比较麻烦。
基金人士:蚂蚁只是加分项,90%仓位才是重点
也正是因为转为上市交易可能存在着种种问题,不少业内人士就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有的业内人士建议:“直接清盘,因为如果是上市交易,会存在折价、流动性等问题,而如果是直接开放赎回,则可能出现大家纷纷赎回,这些基金变成了小微基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并不理性,投资者可能现在处于比较情绪化的状态,如果冷静下来想一想,真正左右这几只基金收益的还是剩余90%的仓位,而且要知道这几家基金公司当时派出的基金经理也都是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都比较强,有些基金经理本身管理的产品就有稀缺性,平时都要靠抢才能买到。”
而有基金公司人士也指出:“参与蚂蚁战略配售可以看成这几只基金的加分项,但即使现在没有了,其实影响也并不大,我们都会努力做好剩余90%的主动管理,而且从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来看,即使没有参与战略配售,也依然有比较好的业绩表现。”
不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质疑的是,当时的宣传和如今的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出入,既然没有参与战略配售,就不应该继续封闭,甚至喊出了退款的需求。
其实对于投资者退款的要求,从目前来看,并不现实,首先,从这几只基金的净值波动来看,都已经处于运作状态,此时选择退款,涉及到需要进行基金资产处理等诸多问题,周期更长,而且这种清盘并不是因为基金本身运作不佳而带来,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基金的最终诉求是获得较好的收益,而这几只基金的最终收益更多的是取决于90%剩余仓位的管理,盲目直接退款,其实退回来的钱如果再投资,也同样是趋向于选择绩优基金经理。
当然,有一点值得商榷的是,既然是充分考虑投资者的诉求,为什么不能是直接选择变更为开放式管理,让投资者有再一次选择的机会,这可能比转为场内交易要更为便利。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